第20章:股市風雲(1 / 2)

確認置地飲牛奶這場世紀收購戰已經開始,蘇韻便在交易所開門之後,推著蘇阿婆來到了距離最近的九龍證券交易所裡。

按理說今日是星期一,她一個小學生是應該在學校上課,而不是在股市炒股——不過,這個天大的機遇實在是不好錯過,因此早在暑假結束、學校開學之後,蘇韻就向鄭國光上交了休學一學期的申請書。

理由就是照顧家中因為手術而行動不便的外婆。

鄭國光十分理解,但又有些惋惜,於是就給蘇韻想了個法子:以蘇韻從前的年級第一成績和知識比賽全冠的成績打底,向校方提交了停課不停學的申請。

這樣的話,蘇韻隻需要在家閒時自學穩住成績,每周周末下午來學校做些測驗,確認學業水平沒有退步之後,到時回來還是可以跟著同班同學一起前進。

也虧得是新會商會學校又不是要求嚴苛的名校,蘇韻這點兒成績已經算得上是拔尖的尖子,這樣為了照顧唯一長輩親人隻好暫時犧牲一下學業的“合理要求”,校方考慮數日,最後還是答應了這個申請。

蘇韻現在在周邊的學校圈子裡頗有些熱度,如果不同意她的申請,有的是和他們學校差不多地位的上午校、下午校想要對蘇韻拋橄欖枝。

這種隻上半天的學校也算是香江老派學校的特色之一,除了學習時間和全日製不同之外其它都沒有差彆,要是孝心可嘉的蘇韻被其他學校用小小的課時優待騙走,這才是新會商會的一大損失。

不過一個學期的事,隻要每周測驗成績穩得住,那就隨她去吧。

所以,蘇韻就在嘉遽嘉祥兩兄弟那不願上學的幽怨目光裡,很是“自由”地到處推著蘇阿婆溜達。

蘇阿婆目前的康複治療進度很不錯,有人在旁邊幫忙著的話能撐著拐杖走幾分鐘,因為蘇韻上次帶她去交易所時是花多了價錢坐的計程車,這一次她就說什麼都要坐公交車了。

蘇韻回憶一下醫生的囑咐,這才勉強是鬆了口。

之所以勞累蘇阿婆一起出門,其原因還是因為蘇韻年紀太小,隻能用蘇阿婆的股票賬戶——沒錯,這年頭炒股之風盛行,蘇阿婆從前偶爾也會使用微薄的積蓄,跟著街市那些賣菜婆合夥買點股票賺點小錢。

放眼望去,股市一片繁榮,在動輒十倍、幾十倍的收益驅使下,整個香江的人都將炒股讓人發達的欲望寫在臉上。

像蘇阿婆這種行動不便也要去交易所看股票的,不止是街坊們,就連王家人都覺得相當的正常:儘管蘇韻剛剛拿了不少獎學金,但蘇阿婆經過這一難再加上後續療養什麼的,收入是肯定比從前能推著紙皮車到處撿紙皮收破爛時要少。

那麼,既然都是閒著沒事乾,又要聽從醫生囑咐天天出門吹風曬太陽活動活動,那就乾脆順便去最近的交易所轉轉,買點股票搏一搏。

人無橫財不富,熱心的街坊們甚至還推薦了好幾隻看好的股票讓蘇阿婆玩玩,還個個都是拍了胸口保證包漲不跌,那指點江山的派頭頗有後世那些賺著賣白菜錢操著賣白.粉心的嘴強王者之風……

蘇韻嗯嗯嗯地聽完,轉頭卻是把那些單價極低的股票放到了一邊,點清手頭上僅有的錢並除去留出蘇阿婆剩餘的康複治療費用之後,趁著低價,45元1股的牛奶股直接就是買了三手,一手100股合計300股。

蘇阿婆這種一生由人隨波逐流的性子,除了當初自覺時日無多又被迫急了才勇了那麼一次後,其餘時間都是無條件支持蘇韻這個她心目中的乖乖孫女:蘇阿婆沒怎麼讀過書,所以就對讀過書的人很是尊重,那就更彆說蘇韻是她的最最親的乖孫女了。

因此在蘇韻提出把獎學金的大部分拿去買股票時,她甚至還問夠不夠,要是不夠的話家裡還有一點點積蓄……

蘇韻:夠了夠了——“置地”先行,“天線”跟上,年底咱家就是板上釘釘的百萬富翁!

這不,今天股市一開市,牛奶股就從之前的45元直接飆升到188元,翻了4倍還有多。

最可怕的是,這還隻是個開始。

而且在牛奶股這個一翻多倍的美夢讓人們狂歡不已之後,還有一個1翻30倍的荒誕真實,已經蓄勢待發。

這倒是來自於香江在這個時刻,早就已經成為一個擁有龐大資金的城市,迫切需要一個盈利的投資渠道,因此股市這個可供資本遨遊的海洋,便應運而生。

資金過多,股票過少,供需矛盾就直接導致了整個市場在炒作之下成交額屢創新高,隨便一隻新股上市就能開炒,守在交易所門口等待搶購的人更是大排長龍。

不過,因為目前采用的是手工登記,過度的交易量使得前幾年開始,股市就隻開放上午的半天,然後把下午的時間空出來,好讓忙成狗的股票經紀們處理積壓的交易。

借此機會,蘇韻就趕在股市尚未開始完全瘋起來時,見縫插針爭搶空擋,在九龍交易所裡購入了這300牛奶股。

雖然九龍交易所由於是香江四家交易所中規模最小的一家,以至於被行內人以“3.1會”作為謔稱,意指九龍交易所因為今年新建實力薄弱,成交量隻有另外三間交易所的0.1。不過,這種資本巨浪裡麵的0.1,已經足以使得無數草根家庭在短時間內抓住機會一躍飛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