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流著淚相擁在一起時,場內亦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掌聲和歡呼。
本以為劇情結束是準備散場各回各家的時候了,沒想到,隨著片尾曲《甜蜜蜜》的響起,黑暗的熒幕上緩緩閃出了一張張照片。
從一家人的大合照,到阿傑和霓筠的又一張婚紗照,再到發仔和阿詩的牽手照……到最後,就是雙雙和對對這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女孩,一左一右地站著麵向觀眾以最燦爛的笑臉,作為了這個電影的結束。
那笑臉燦爛異常,而且還是X2,看得不少人都忍不住會心一笑。
不過,在看到首日票房隻有5.8萬時,私底下裡就有人暗笑這“唔發”真是觸黴頭,這部拿著一群熊孩子當賣點的電影估計要砸手裡。
第二日乃是星期日,平均上座率達到了65%,看起來稍好了一些,兩日累計票房好歹是破了20萬。
第三日到了星期一,大多數電影都會開始出現疲態時,《天生一對》的上座率突然就飆升到了87%,三日累計票房超過了50萬!
當人們從某些事中獲得了愉悅之後,大概便會下意識地對身邊的親戚朋友去安利起來,以免自己人錯過好東西。
靠著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口耳相傳,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電影院,打算全家一起看《天生一對》。
大概這就是合家歡電影的威力,一傳十,十傳百,而且往往這個“一”,指的還是一家大小。
第四日、第五日……首周233萬的票房一出,之前唱衰的人均是沉默了。
接下來還有三周,破3、破4這在觀眾們那熱火朝天的長龍隊形裡已經不是問題,所有人都在看的,是這一部“簡直胡來”的電影能不能破5。
因為背靠著的是和趙氏電影角力的佳和,這一匹從一片武俠片古裝片等圍堵之中殺出來的黑馬,就帶著萬千人那複雜的目光,一步步地爬到了票房統計榜上那最高處的位置。
1973年電影票房第一季度排行——第一名,佳和電影;產量:3;最高:《天生一對》520萬!
數字還挺吉利和符合劇情的……蘇韻看著反饋回來的數據,暗自想道。
比起去年呂少龍的《猛龍越江》那530萬票房,雖然少了10萬,但以他們這一群基本全是第一次拍攝電影的新人來說,這一個票房數字,亦算是稱得上一個奇跡了!
羨慕者有之,酸溜溜者……那就更是不少。
捏著手裡那本封麵印刻著《大細通殺,有殺冇賠——“天生一對”辟小徑搶票房全解》這個醒目標題的八卦雜誌,蘇韻還饒有興趣地翻開看完了裡麵相關的文章:大意就是說他們的《天生一對》不過就是靠著特效和故事搶了個新鮮,騙小孩子拖著家裡大人湊出來這個讓人驚歎的票房,而且這次成功不可複製。
因為這麼一次之後,其他人也見識到了兒童對電影市場的號召力,以後肯定會有跟風吃這碗飯的電影公司……
可不,票房才出來不久,已經有好幾間小公司說要拍兒童喜劇電影了。
還說最遲兩個星期後就可以上映。
麵對這些連製作時間都要“跟風”一把的無恥嘴臉,蘇韻攤了攤手,繼續和許氏兄弟對起賬來。
除去各層的分成和其它雜七雜八的費用,香江的票房分到他們三人手上時,淨利潤滿打滿算大概能上50萬……
還不是一次到賬。
沒關係,萬事起頭難,而有了基礎,接下來的談判就一切好辦。
更何況蘇韻的利潤還不止這些——電影裡麵的大多數服裝,都是來自王家夫婦盤下的工廠裡的外貿瑕疵貨、積壓貨。
靠著他們這一群孩子作為人形自走展示架的機會,貨物積壓資金流轉困難的工廠,在開始了“雙雙衫”、“對對背帶褲”、“大梅細梅姐妹裝”、“漁家三兄弟之兄弟裝”等等的宣傳,很是向各處成衣店出手了一大批貨物,換來了大筆可以靈活應用的資金。
看著旁邊的電視機還在說著《天生一對》的成功不可複製的話題,許顧文一把按掉:“沒有才能的人先至會繼續跟風,踩著彆人開好的路走;像我們這些開拓道路的,肯定是繼續開路啊!”
哦,對了,許顧文當初出走趙氏,可不就是自己有了一個故事想要拍,但趙氏不支持的原因。
“需要幫忙嗎?”蘇韻問。
“先等我大哥把故事寫出來再說吧,你呢?”許顧傑回答完,又問。
“我也在想新的故事……”蘇韻答道。
“那是,一個好的故事太難得了。”許顧文和許顧傑紛紛點頭,“慢慢想,不用著急。”
麵對兩人的真切關懷,蘇韻神秘一笑,沒有再說話。
唉,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她這是擁有的好故事太多,所以現在選擇困難啊!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2-2801:27:39~2021-03-0103:33: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蟹黃瓜子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空空如也3個;懿瑾、木子、社會主義好、南喬桃夭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深巷20瓶;封塵、瞌睡的砝碼10瓶;櫻花2瓶;君卿、紫魚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