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106章:我全都要(二合一)(1 / 2)

作為蘇韻轉型之作,被她改編了不少細節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在11月27日的感恩節上映時,並沒有從前那樣一上映就幾乎是引起了轟動的熱鬨。

因為劇情幅度減弱了男女主角之間那種朦朧隱忍的曖昧,多數人所看到的,便隻是兩個內心孤獨的人互相救贖的溫情脈脈和暢快淋漓的新式打鬥風格——雖然這麼一來也實打實算是一個溫馨動人的好故事,但橫向對比起本年度前後出場的各種出色作品,便隻能算是相比之下略顯平平無奇的偏文藝型商業片。

深知即使是在原版上映的90年代,也會因為故事所表達的表麵意思越過了很多人心裡不能觸碰的那一道線而招惹一片罵聲,所以蘇韻現在放出的北美版本是儘可能地低調做人,隻在接受度更高的東瀛那邊稍微添加改動,讓一點朦朧的感情線通過那雙綠得醉人的眼眸傳遞出來。

所以,這一個故事的真正麵目,仍需要等待時光的打磨和沉澱,才能在人們電影鑒賞平均水平有所提高的未來,得見天日。

相比從前蘇韻曾經參與過的電影製作,無論是特效技術刷新時代理念的《人工智能》,還是成為恐怖經典的《驅魔人》,抑或是充滿東瀛風情的《藝伎回憶錄》和懸疑溫情但結尾神反轉的《靈異第六感》,以及開啟了深海恐怖類先河、差點搞垮夏季海灘旅遊業的《白鯊》……這一部新作,是一反常態的平靜,仿佛底下那暗流洶湧都隱在最深的暗處,都未曾被世人窺探得見分毫。

不過,《這個殺手不太冷》在影評人圈子裡的口碑,較之蘇韻從前的作品卻是要好上不少——與之相對的,就是口碑不錯但上座率低迷的必然現象。

說來也巧,這一年的感恩節,同時也是呂少龍的生日。

蘇韻在初雪飄落的夜裡打長途電話祝賀師父生日時,精神狀態好了不少的呂少龍對蘇韻這部新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師父,你真的不是在安慰我吧?之前從首映到點映,很多人都不看好,而且今天上座率反饋回來,也是不怎麼樣。”蘇韻開了個小玩笑。

“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也許是修讀哲學和傳統東方含蓄朦朧審美的影響,呂少龍在蘇韻寄給他的錄影帶裡,是預見性地看到了另外一暫時還有沒多少人去注意的東西,“除了開創一種新的打鬥風格和對拍攝、敘事手法開拓了創新之外,你這部新作的重點,還有是在男女主角的人設形象和相處模式上吧?”

“師父不愧是師父,很多人都沒能注意到這一點——我覺得,在經曆過時間沉澱之後,這一部新電影的韻味才能被人慢慢挖掘出來。”就算她暗中拜托奧維茨收買了不少收錢恰飯寫好評的影評人作為水軍,但以這個年代的信息傳遞性來說,效果是遠遠不如後世的網絡時代。

有身份的知名影評人愛惜羽毛,是不好拿錢收買隻能隨便他們抒發觀後感的;那會恰飯的影評人,多數也隻能是半紅不黑的狀況,營銷轉化過來收益並不算高。

當然,片子的質量在那裡擺著,有質量有內容的好評也不算少。

不過質量和口碑隻是圈內人的目光落點,票房這個最多關注度的問題,始終受限製於這個年代的題材敏感度和電影受眾的影響。

直到影片在北美這邊下畫,再算上預估的錄像帶和光盤等銷售額,《這個殺手不太冷》也就是剛剛能回本的程度;倘若隻算票房收入,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小虧了一點。

票房第一次“撲街”,口碑又不能稱得上人人讚道反而是毀譽參半,儘管以蘇韻這個年紀來說失敗一次不算什麼,但是對比起從前賺特賺名利雙收的履曆,這一次的失敗,就有點兒難看了。

說到底,她這個來自東方的小姑娘,發跡的過程其實隱隱有美國夢的典型風格,這一次的“人設崩塌”,不但是消磨了不少在心裡把她當作小偶像的人的好感,也助長了本來就厭惡她的那部分人的氣焰。

“沒了那花裡胡哨的後期特效,瑪麗蘇就什麼都不是!”

“一個成年男人和未成年小女孩的相互救贖?!到底那隱喻在暗示著什麼,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

“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熟練了炒作的套路,居然還拿阿蘭·德龍和羅密·施耐德的舊情來炒作營銷!”

“每個人都有票房虧本的時候,隻是瑪麗蘇這一次所挑選的劇本確實有問題,她從前的選劇本眼光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化了嗎?”

“瑪麗蘇本來就不應該選擇這個劇本,她的長處是仿佛超越了時代的特效製作,當然也不得不承認即使作為東方麵孔她的容貌也足夠優秀——所以,我更認為她應該繼續參與類似《星際迷航》或者《驅魔人》之類的幕後製作或者飾演一適合她的美麗異國少女角色,以此逐漸站穩陣腳,而不是過分急進地去挑戰新題材……”

上麵的這還都算得上是措辭溫和的了,那更不堪入目出手成臟的評論也不是沒有,隻是奧維茨和他的夥伴將其過濾了出來。真要去看的話,各種各樣的正麵、反麵、語氣中肯以及陰陽怪氣的評價混在一堆,那叫一個此起彼伏滔滔不絕。

“你還好嗎?”奧維茨看著蘇韻淡定地翻閱報刊雜誌,小心地問,一副生怕傷害她弱小心靈的模樣。

“我挺好啊,開始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已經預料了這樣的結局——說起來現在的情況比我預計的還要好一點。”她和渣蘭沒有被當成票房毒藥隻是說選片失敗,斯皮爾伯格也是以創新了一種電影風格出名而不是拍了爛片出名,再加上電影票房也沒有撲媽不認,因此這一次世人眼裡的“失敗”,在她眼裡看著都算是成功了。

“那你接下來打算怎麼辦?”奧維茨拿出了行程記事本,想要記錄下蘇韻未來的行程。

“概我這段時間會專注於AppleⅡ型和DOS操作係統的改良設計,直到明年1月我應該都會在加州那邊。”初初成立的蘋果和微軟還是加起來都沒有十個人的小公司,而且研發人員還就是隻有作為他們這老板自己,蘇韻難得空出這一段時間來,就必須得過去幫忙了。

按理說技術已經是差不多接近成熟的了,現在他們缺的都還是正確的思路,所以就隻能選擇用不斷試錯的方式,去尋找最好的一條改良研發道路——而蘇韻目前所擁有的,正是前人不斷試錯後獲得的最優解。

“那還有什麼是我需要做的嗎?”奧維茨又問。

“有啊,新電影我已經準備好了,昨晚史蒂文打電話過來,說已經接了一部新電影不能再幫我做導演,所以他給我推薦了他的朋友喬治·盧卡斯。”蘇韻拿出一份策劃案交給奧維茨,“那個盧卡斯導演最近打算拍一部科幻類型的動作片,所以特地新創建了一家叫做‘工業光魔’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

“他希望我以未來夢想工作室的名義入駐其中作為製作顧問,而我所得到的交換條件,就是盧卡斯親自執導我的下一部新電影。”

奧維茨想了一下喬治·盧卡斯的履曆——他和蘇韻還挺有緣的,當初蘇韻海外第一部作品《人工智能》正是以微弱的票房領先優勢爆了他的《美國風情畫》的票房,但是認真算起來,《人工智能》的投資要遠超《美國風情畫》,所以74年最賺錢的票房黑馬還就是《美國風情畫》和喬治·盧卡斯。

而且盧卡斯也在蘇韻拿奧斯卡女配的那一屆,憑借他的電影拿到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5項提名,實力是絕對的足夠。

“你打算拍《小鬼當家》,還是《奇跡女孩》?”奧維茨一邊說著,一邊打開蘇韻遞過來的文件夾,“如果是喬治·盧卡斯執導的話,他的風格應該是更偏向《奇跡女孩》……”

說到這裡時,奧維茨差點沒被低頭看到的新電影策劃案給驚到噎住。

好一會,緩過來的奧維茨這才重新抬起頭,認真地盯向蘇韻:“你確定要拍這個?而且演員的選擇還是這樣的獨特?”

“我是參考了盧卡斯的風格,又經過深思熟慮,才重新專門想出來的新策劃案。”比起用《小鬼當家》或者《奇跡女孩》這樣的兒童片,重新退回兒童演員行列但是基本票房會穩妥回升的保守路線,蘇韻是更傾向於搞個的,然後直接借著這個機會開始轉型。

“隻是一部普通的青春愛情片,值得請這牌?而且還要加入不少的華人配角?”奧維茨越看,就越覺得自己已經開始又看到一個勉強湊數才能算是回本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二號了……

“相信我,如果現在不拍的話,可能以後也湊不出這個陣容了。”那幾個答應客串的牌明星都是通過人際關係和因緣際會而湊到一起的,而且這部電影裡還有著量的青少年和兒童角色,十分適合湊一波中外明星幼年體集合。

“你要知道,我真正的出道作,從來就不是他們眼裡的特效科幻電影,而是一部喜劇愛情電影。”蘇韻意味深長地說。

“但是這個題材,華納應該不太願意投資……”作為蘇韻的經紀人,奧維茨當然是比誰都清楚蘇韻這一路曆程,但看著手裡的新項目策劃案……雖然故事很好角度也新穎,但是群戲和單純的少年愛情主線,又確實是太冒險。

甚至比之前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都要冒險——最起碼《這個殺手不太冷》還能蹭點功夫片的餘溫和動作片的熱度,而這一部新作卻是實打實的現實劇情,還是從來沒有人嘗試過的懷舊小清新味道的少年少女愛情故事。

“我最近在任天堂那邊收了一筆分成,加上《這個殺手不太冷》反饋回來的票房分成數額,然後再加上華夏新年時我回香江與佳和的鄒先生談一下我把他的人帶到這邊刷資曆,他負責出一部分投資作為鋪路……應該是能湊夠了。”蘇韻簡單解釋了一下她預先想好的湊錢方案。

“難怪你要用香江的演員作為一部分配角,除了角色設定之外,也是為了從香江那邊拿到投資……”奧維茨恍然悟:蘇韻這孩子,真的是把利益交換互惠互利這一點給玩到了極致。

“所以未來的一段時間,我都會在忙於拉投資和尋找香江那邊的演員的事情上,美國這邊的前期準備,都拜托你了。”蘇韻和奧維茨握了握手,定下了兩邊奔走的約定。

於是,1976年的年關時節,在雪紛飛的北美回到陽光明媚的香江時,蘇韻第一時間就摸上了佳和的門。

從蘇韻口中得到了她的新電影項目計劃內容,這兩年靠著許家兄弟的喜劇片賺了不少的鄒運華沉吟片刻,果斷咬牙撥了300萬美元的投資出來,就打算如蘇韻的提議,送自己公司旗下的一部分人出國拍片“刷資曆”。

由此可見,比起固守香江市場的趙氏,鄒運華是真的對國際市場執著得很。

“那另外的家庭成員,你是打算怎麼選?我們這裡暫時沒有能唱歌又形象好的後生靚仔。”許顧傑雖然也還是青年演員的小生級,但蘇韻新電影劇本裡麵的女主角哥哥一角,設定的年齡段是需要美國高中生的年齡範圍,因此實在是不適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