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這一次的回歸故土, 雖然是借用了任天堂那邊的關係以外籍遊客采風為理由而拿到的批條,但要認真算起來,其實就是一次“偷跑”。
畢竟這個時候正是華夏因為無可避免的內因而暫時封閉了自我的一個時期, 雖然這個時期即將完結, 卻也未曾結束。
不止是內陸那邊管得嚴,外麵的各方勢力也或多或少的,對現在的華夏有一種極為複雜的心思, 以至於在麵對時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封閉。
蘇韻早前要麼在一水之隔的島國、要麼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大洲發展,因而受到的限製是不比在香江多的;但如今她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回來時, 這一次的偷跑是不亞於選擇了最接近自毀前途的一條路。
現在香江電影的蛋糕都尚還未做大——不過即使做大,香江票房的收入也是不足以和周邊地區的外埠市場收入相比。
而且蘇韻早在拿奧斯卡女配時就因為親近祖國而得罪過台島那邊一次了,這次又是暗中偷跑回歸祖國大地, 後續的事情不用多想, 也是知道十分棘手的。
好一點的結局就是暫時冷藏, 銷聲匿跡暫避風頭一段時間;差一點的結局就是從此失去台島市場,成為還未開拍就已經天然比旁人少一個主要傾銷市場的票房毒藥。
所以在香江這邊, 她除了打長途電話給蘇阿婆說明情況, 以及給王家那邊打電話下了一批現貨訂單要求轉到廣城之外, 就連作為她師父的呂少龍和身為她契爺的許顧傑都沒說。
當然,許顧傑最近忙著跟家裡兄弟拍電影, 比較好糊弄。
但呂少龍現在還在養病, 雖然不便於行但腦子確實清醒得很,蘇韻一旦告訴他真相——倒也不怕呂少龍會因此而責備她,相反以呂少龍的性格來看,他可能還會對她的選擇表示大力的讚同和支持……
問題就在這裡,呂少龍知道後一定會支持她的選擇,那麼私底下自然也是免不了發動人脈資源來幫忙:這麼一來, 鄒運華就很有可能也輾轉得知此事。
佳和與台島的合作要比趙氏等其它電影公司深切,並且電影票房的大頭通常就來源於台島,總之這個年代裡,隻要在台島能拿回足夠的本錢,那麼接下來,其它的所有市場都會陸續為你開放。
與之對應的,倘若台島票房失利,哪怕在其他地方賺到了錢,人們也還是會惦記著台島票房失利的這部分,認為你扛不住票房賺不了多少,從而使沒有投資、沒有工作、沒有名聲這三樣相互影響的階段出現惡性的循環。
所以鄒運華如果知道,是絕不允許他手下為數不多的得力乾將就這麼自毀前途的,這同時也就是蘇韻之前和莊隆所說的僥幸心理:地震的預報不一定準確,萬一呢?
不止是佳和的鄒運華一個人會有這樣的心理,震區的人和其中得到預報的相關人員,估計也大多是這樣心存僥幸——京津唐及其周邊這一連串的地區乃是北方重要的工業基地,哪怕停工一天都是難以估算的經濟重大損失,在地震預報沒有十足十把握時,誰敢冒這個險?
上麵的人沒那個組織抗震的意思,下麵的人自然也隻是心存疑惑不敢聲張:這個時期可不能亂說話,不能說多說多錯,但少說一定沒錯。
但是,那些各種各樣出現在人們眼前的異常情況,是真的如老人們所說大災之前必有預警,抑或隻是純屬巧合?
魚兒像是瘋了一般紛紛上浮翻白,成為了漁民們口中難得的好收成;失去理智到處碰撞的飛鳥與昆蟲甚至大白天都有蝙蝠滿院子飛;成群的鼠類穿街過巷狀似逃難、貓叫犬吠不絕拖著主人往外走;井水河流水位忽升忽降“嗤嗤”地冒氣,半夜三更天空忽現宛如金色火龍的絢麗光帶照亮大地又轉瞬即逝;散發著硫磺味的淡黃色臭霧障人眼目,仿佛正在醞釀著一場驚世駭俗的悲劇……
大自然在警告!
如果這些都不算警告的話,那麼電磁的異象,已經是向人們瘋狂暗示著這是一場無法預料、無法阻止的浩劫。
監測地震用的微安表早就已經不知道燒了多少塊,一直平穩的地電阻率值出現了急速的下降,負責唐城地震監測網的馬工程師心急如焚,在加緊觀測計算和慎重地溝通了其他地震台站都確認監測結果無誤後,終於是向地震局發出了短期內將可能發生強震的緊急預報。
然而,說起那一次次的駁回,讓馬工程師的情緒異常激動:“他們說川城北部為搞了防震,已經鬨得難以收拾,要是我們這邊再亂一下可不行,警告我們要明白到首都預報要慎重的道理……”
一片苦心到頭來沒討到好都還是其次,倘若真的出現比海城還要嚴重的地震,整個唐城那麼多的人……可怎麼辦?
扮演了愛國港商角色的蘇韻歎了一口氣:“我在東瀛遇到了地震,所以去查詢了那邊的地震局的資料,發現地殼變動的情況延伸開去就是唐城,所以我才會排除萬難地過來……”
“既然官方的道路走不通,那麼你們敢不敢拚一場?”蘇韻把帶來的行李箱打開,讓辦公室裡麵的人看清楚裡麵除了一套換洗衣物之外,其餘全是塞得滿滿的鈔票的內部,“我沒有在這邊的人手,所以隻聯係了認識的人準備好衣物、藥物在月底往這邊送——如果真的有大地震的話。”
她現在的力量不足以上達天聽,改變天災的到來和定下的決策;但至少,在發生後的第一個瞬間出現救援,起碼能最大可能地減少悲劇的蔓延和發展。
“極有可能!”雖然蘇韻年紀不大,但是那份排除萬難歸來警告的心意和準備的錢款物資讓馬工程師很是感動,於是就認真地解釋道,“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是反映了地殼介質的變異,等到其從微破裂急轉為大破裂之後,比海城7.3級地震還要可怕的地震,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
“但目前唯一相信我們預報的,隻有附近青龍縣的冉縣長。”馬工程師苦笑一聲,“他們那邊已經把即將可能出現大地震的消息通知了全縣,讓所有人都進入了臨震狀態。”
而青龍縣的人選擇相信和準備的原因,則是覺得如果沒有地震的話,頂多就是當作演練一場;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大地震,那麼全縣的人就都能逃過一劫。
“很好,那我們現在有了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大後方作為支援。”確認已經有了穩定的後方保障,蘇韻便開始了各種出招,“無論是以突擊排練還是演習活動還是什麼,總之,我們儘力在這幾天裡,把人們儘可能地‘騙’出屋門!”
即使監測隊的工作人員不多,但這個時期沾親帶故的關係,卻是能最有效地將消息儘快地人傳人。
短短幾日之內,之前的異常現象其實是地震預警的傳聞不脛而走,而且還因為蘇韻特地強調了深夜時分最無防備,有些居安思危願意相信的人就帶著席子在外麵的空地上打起了地鋪。
現在是炎熱無比的夏天,哪怕不相信傳聞,也有不少貪涼的人會聚集在一起在空地打地鋪睡覺。
既然連地震傳聞都報得出去,那麼那些月底夜晚有流星、有港商土豪搞活動、有拍影畫戲的劇組來拍攝等等亂七八糟的消息,就統統都給放了出來。
為的目的就是那一個:隻要有多一個人相信這些消息,並且願意因此而走出家門,那麼地震來臨時的危險性就可以儘可能地減小。
扛著攝像機帶著換了衣服的一群人裝成劇組到處奔走的蘇韻,恍惚間就回憶起了從前看過的一個小故事:小孩在海邊不厭疲累地將擱淺的小魚一條條撿起來扔回大海,為的就隻是能多救一條生命,那就多救一條生命。
唐城能有多少人被他們“騙”到,她不知道;但隻要是能從天災之中多救出哪怕一條生命,那麼她就願意去裝神騙鬼搞東搞西。
27號的下午,午睡醒來的蘇韻看了看時間,已然是下午2點多。
此時距離那一場可怕的天災,尚還有不到13個小時。
而今夜,是他們都“認為”比較有可能發生天災的一夜,所以蘇韻在梳洗完畢後,戴上了隨手帶來的小紅帽,走到了高處扮成活動主持人進行演講。
這裡是距離青龍縣邊緣最接近的地方,一有什麼事故發生,他們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援。
在一片藍灰綠黑的海洋裡,顏色鮮豔的小紅帽和不同於這個地區人群的精氣神很是引人注目,蘇韻熱情洋溢地根據手裡的稿子念著,每當念到這次活動有什麼不要錢的小禮品贈送時,總能引起一片掌聲。
對於物資缺乏的年代和地區,一份來自外地的免費小禮物,無論是頭巾、手帕還是帽子等小東西,都足以讓許多人為此而聚集過來等待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