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時候, 蘇韻自滬市返回香江。
因為後期配音工作的原因,她就在滬市度過了十三歲周歲的生日,在10月1日的國慶節和當地的民眾一起, 拿著小紅旗慶祝了一天,順帶收獲了無數說她生日日期挑得實在好的誇讚。
回到香江後, 蘇韻又被蘇阿婆和梅家姐妹哄著又補辦了一個小小的生日會, 四個人熱熱鬨鬨地吃了一頓家常飯菜, 吃得在外麵總是隻能吃各種魚生壽司的蘇韻幾乎沒感動成流淚貓貓頭。
不過, 比起蘇韻這種大夥齊齊祝賀的淳樸生日和遍布家常菜回憶的溫馨生日,香江這邊趙日賦七十大壽的生日,則是讓人矚目不已豔羨至極:11月19日這一天,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下令冊封趙日賦為爵士, 使其從此成為了香江娛樂業裡榮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蘇韻聽聞這個消息, 倒是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滿:雖然這些年來她和趙氏算是對家, 但是看待事情的目光應該要對事不對人,趙日賦這一輩子確實為香江的娛樂業和內陸的教育事業出了很大的力, 這個榮譽絕對是他應得的獎勵。
相比蘇韻在感歎了一下後就老實地回了聖保羅銷假和惡補的低調,與TBB相對的麗映和嘉藝,卻是因為趙日賦封爵一事而不淡定了起來。
這幾年,趙氏電影被佳和以及各類型新興電影公司擠壓得很是艱難,以至於趙日賦聽從了方茉娜的提議,陸續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電視劇這邊——這可就給原本還能維持住表麵平靜的電視圈,帶來了不小的波瀾。
現在趁著趙日賦封爵的喜氣,TBB一連推出了不少大投資新作的消息,很是撈了一波關注度。
蛋糕就這麼大,一家吃多了自然就相應地讓彆家吃少了,像麗映這樣的香江首間電視台的老牌子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那就更彆說是新興的嘉藝了。
說到底也是趙日賦當年的戰略目光好,認識到免費電視才是未來電視台的發展趨勢,在麗映這個老牌電視台還是需要繳付一般香江市民難以負擔的高價才可收看節目的收費電視台時,就主動申請了免費電視台的經營權。
在那個看電視節目還是小眾奢侈娛樂的年代,靠著這一個“完全免費、新625掃描線技術保證畫麵效果更佳”的宣傳口號,TBB就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的家庭觀眾,使得看電視這一娛樂方式迅速普及到千家萬戶,甚至使得香江整個地區都出現了購買電視機的熱潮。
而那時的麗映高層卻沒有把這個新興的免費電視台放在眼內,照舊維持這已經落後時代的400掃描線及高昂的收費,結果就令大量觀眾轉投不需要交錢就能看而且畫麵更清晰的TBB。
最後,在1967年至1973年這長達6年的時間裡,香江地區就隻有TBB這一間免費電視台。
6年的時間,家庭觀眾的慣性觀看習慣早就已經養成到深刻在骨子裡。
麗映這時後知後覺地轉型為免費電視台時,大局已定。
然而噩耗多數都是接二連三,同一年,香江第三家免費電視台“嘉藝”也正式開始啟播。
不過嘉藝為了獲得這個免費電視經營權,也是自我卷了一通:麗映獲得的是和TBB一致的“中英文電視台”的經營權,使得旗下可以開設中文的本港台和英文的國際台,與TBB旗下的中、英文台翡翠台、明珠台相對打擂台;嘉藝這裡,就隻獲得了“中文電視台”經營權,隻可以營辦一個中文台,並且還要空出每晚兩個小時的黃金時間來播放教育節目。
且不說嘉藝在兩個大佬的夾擊下,隻有一個中文台就相當於是半個電視台,難以分攤製作成本;而這這每晚兩個小時教育節目所占據去的搶收視黃金時間,還正正就成為了嘉藝的死穴之一。
最騷的是,這些幾乎稱得上是苛刻的發牌條件,就是嘉藝他們自己人提出來的……
麵對這樣的自我內卷,蘇韻也是目瞪口呆地查閱資料和問了相關人士一番,這才明白到是因為他們想要參照英國那邊的教育電視台製度,打造一個全新的商營教育電視台類型出來。
嘉藝那個占據了星期一至五下午兩點到六點普通時間、以及晚上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小時黃金時間的教育節目,蘇韻也是慕名去看了一下:看得出他們很有野心,這些教育節目直接就是與香江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基督教職業訓練學校這兩個正規部門合辦。
而這個教育節目的大部分課程都以成人教育課程為主,從汽修到會計到外語到繪畫插花等等應有儘有不說,還設置了課外導修及相應的考試,考試合格的話還可以獲取相應的文憑,放在後世儼然就是一間家大業大的遠程教育公司。
不過,像這樣的遠程教育,放在義務教育基本已經普及的後世還好,放在香江目前這種中學畢業就能做白領的低配平均知識水平年代……東瀛那兩個要不是及時放棄教育功能,轉型為綜合電視台就差點倒閉的朝日電視和東電電視,大概就是它的未來方向。
偏偏就在這樣的收支無法平衡的情況下,嘉藝還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電視台會不惜工本,製作大投資大製作的精品電視劇。
很明顯,嘉藝的老板適合做未來那種為愛發電的理想型藝術商人,而不是當下各種摳門隻為維持電視台運營的商業型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