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作特彆顧問?”蘇韻挑了一下眉, 有些明知故問地回問了一句,“具體的內容是?”
“趙氏會特彆為你安排專項的電影製作部,專門負責合拍片的製作。”方茉娜耐心地解釋了起來, “你的強項和優勢都更偏向海外, 而趙氏目前也有開拓海外市場的意思, 隻要你願意加入, 一切條件都好說。”
比起從前麵對小時候的蘇韻那種高高在上的審視態度,現在的方茉娜明顯是好說話了許多——當年不值一文的小女孩, 在短短數年間, 已經成長為一個香江娛樂界不可忽視、歐美娛樂界亦小有名氣的人物。
身價水漲船高之餘, 也為其帶來了足夠的尊重。
“況且, 雖然說台島對你的封禁令已經到了時間,但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靠山為你保駕護航清除障礙, 香江電影圈始終還是不敢對你重新開放。”方茉娜在提出優待條件的同時, 也是一副為蘇韻著想的模樣,“佳和半數院線都在台島,當年的佳和都不敢為你解決這個問題, 三年後的今日,也一樣不敢為你解決。”
“唯有也隻有我們趙氏,能夠做到。”說到這裡時, 方茉娜的表情顯然是帶著幾分自豪:作為香江目前最老牌、根基最深厚的電影公司,而且院線不像佳和那樣十分依靠台島市場,能把蘇韻拉進來, 是典型的雙贏局麵。
唯一的問題是,蘇韻這孩子看似機靈,但時不時總是愛鑽牛角尖——若不是她這寧折不彎的性格,當年也不至於和台島那邊弄成如今的局麵。
不過她卻是破而後立, 在所有人都認為她就此折翼的時候,直接舍棄了台島市場,轉而投奔了看似渺無希望的大陸市場。
這豪賭一般的舉措,而她居然還真的賭贏了。
那幾部電影在大陸市場的利潤,沒有哪一間電影公司不眼饞,可惜卻又隻能無奈地在大陸市場和台島市場裡二選其一,選擇看起來更為穩妥的台島市場。
然而時局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去年的時候,大陸那邊頒布了改革開放的一係列政策,對各處沿海地區進行大力扶持——在大陸捐贈了不少教學樓的趙日賦得知此事,也開始有了思想和路線上的轉變。
不過,促使他們來到蘇家最根本的原因,卻是來自於蘇韻在東瀛拍攝的那一套電視劇《千麵女郎》。
已經倒閉的嘉藝當初靠著外購和引進了不少東瀛的日劇、動畫和特攝片來對抗TBB,TBB當然也是不甘示弱想要還擊,隻是這兩年東瀛最紅火的就是蘇韻和中森明菜雙主演的《千麵女郎》劇集,這個便很不容易談下來。
除非他們和蘇韻“化敵為友”。
嚴格來說,趙家旗下的趙氏和TBB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隻是因為蘇韻曾經歸屬佳和,與趙氏曾經是對家,所以就互相看不順眼。
現在蘇韻已脫離佳和數年,即使私底下還有些許聯係,明麵上也是不好回去的了。
而想起蘇韻在北美那邊投資的公司CAA把之前和趙氏合作,結局卻害得他們票房口碑雙撲的肖恩·康納利簽了下來——蘇韻既然都夠膽撿趙氏的漏,趙氏為什麼就不敢直接把曾經錯失的蘇韻撈到手?
更何況,蘇韻背後那些人脈關係,從呂少龍到許顧傑,哪個不是能當一麵的一番男主?
呂少龍如今情況好轉,許顧傑與佳和又生嫌隙,與蘇韻打好關係,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時候。
除去要花費一些心力和時間,為她與台島那邊周旋而已。
而就算台島市場那邊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解封,但蘇韻在大陸市場和海外市場的號召力不但能夠補足其中的差額還有多,算起來絕對不虧。
“我聽聞,趙氏前段時間,花了大筆資金投資了一部叫做《地球浩劫》的電影?”蘇韻顧左右而言他。
“是的,那的確是一次失敗的投資,我們對海外市場的評估有所誤解。”方茉娜臉色微變,但很快又調整了回來,“所以,我們才會邀請你的加入——畢竟你是難得的能夠以華人之身開拓海外市場的特例,不是麼?”
暗中老對手被捧了一下,蘇韻無可避免地放緩了一點警惕,但謹慎的態度依舊不變:“據我所知,方小姐你目前在TBB主事,而趙大公子才是趙氏電影目前的當權人,不知道趙大公子的意思如何?”
突然從旁聽狀態被點名成了主答,趙勵明愣了一下,這才開口回答道:“我沒有什麼意見,如果你願意加入的話,我這邊可以儘量給你最大的便利。”
想起當年在趙家看到包括趙勵明以內,趙家四個孩子都是不怎麼愛繼承家業、混文娛製作事業的舊事,蘇韻仿佛能從他臉上看到那種被家人逼迫著接管家業的無奈和心累。
趙勵明的愛好是搞房地產,還是從小就在新加坡那裡耳濡目染得到的居屋模式,要是趙家敢放手讓他搞這個的話,正逢深市政策便利,那是要比搞影視業好賺也好得人心。
可惜,老式大家族就是那麼傳統而死板,他既是長子又是嫡子,前頭又沒了他堂哥趙勵英這個原定繼承人撐著,另外的姐妹和弟弟也沒一個想幫忙接手的,可不得被家裡趕鴨子上架。
這世上總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難處。
蘇韻歎了一口氣,方才說道:“既然你們這麼有誠意的話……我要我所參與的影視的絕對話事權。”
“你說的‘絕對’的意思是?”趙勵明有些不明所以地問。
“就是從前期製作到後期播映全過程,由我作為絕對的主導,任何人都不得插手。”蘇韻一副獅子開大口的口吻,“至於院線和海外版權這些方麵,我也必須要最優待遇。”
“你這要求未免有點過高了。”方茉娜略一心算,然後在趙勵明那邊得到了肯定的眼神後,語氣頓時冷淡了下來,“趙氏為你解除封禁令這一點,就已經得花費不少,就算趙氏根基深厚,也經不住你這樣大挖特挖。”
“你隻是還未滿十六歲的女仔,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太過異想天開,這就不好了。”
“雖然趙氏根基最深最老牌,但是兩位‘大人’,時代已經變了。”被人拿年齡說話,蘇韻自然是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這兩年,和嘉藝、麗映的鬥爭雖然讓TBB有所進步,但終究也是傷了元氣,而趙氏電影這邊更是隻能靠著電影數量維持年度票房總冠多年,到底哪一邊更需要支援,你我都心知肚明。”
儘管現在還沒有到趙氏電影最低穀的時候,但趙日賦之前花大錢投拍的幾部合拍片全數票房口碑雙撲,已經是使得他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壯誌,轉而將重心放在TBB上。
如果蘇韻沒記錯的話,接下來趙日賦最後一把豁出去為趙氏電影投下的豪賭,就是足足投資了1億5000萬港幣的科幻電影神作《銀翼殺手》。
但這一部在後世科幻電影盤點裡麵數一數二的神作,在當年也是個標準的撲街貨,直接打消了趙日賦對趙氏電影的最後希望之火,也致使昔日輝煌無比的趙氏電影從此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