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再次約定的日期一到,蘇韻就早早地來到了裁縫店那邊,等待著古裝戲服的交單。
這次伴她同行的是電視台的化妝形象總監陳雲輝,67年電視台開台不久的時候就加入開始擔任妝容設計的老大哥,並且在六、七十年代時好萊塢電影來港拍攝時,也是唯一被邀請去作為妝容設計的化妝師,乃是電視台化妝間裡的老大,手下徒子徒孫過百。
至於蘇韻為什麼會借調電視台的陳雲輝而不是找電影公司那邊的造型師,原因則是因為陳雲輝那融合了古典和創新的審美和技術、以及擅長視乎環境而決定妝容的濃厚及用色的中中特點,都與她這部電影更為相配。
畢竟這位江湖號稱“輝哥”的陳雲輝,既能接受幫汪寧詮、徐嬈夢、沈定夏、謝言、羅嘉陽等星味十足的一哥一姐設計劇集造型;也能接受前往港姐選美盛事的工作,從最基礎開始地把參選素人女孩改造成帶上星味的港姐候選佳麗。
並且,陳雲輝還經常都是一手包辦整部戲的化妝、發式、以及造型,堪稱是老當益壯、肝力十足——嗯,就很適合帶著北上去做電影劇組的化妝師加造型師。
這次北上,也是借著大陸那邊的旅遊政策出台,才勉強是談攏了讓他們這一批仍屬於租界的港人以及部分外國演員北上拍戲的問題;因此雖然是已經拿到了允許,但還是對劇組人數有一定的限製。
那麼,除了必要的演員之外,工作人員就需要精益求精地挑一些能身兼多職並且每一樣都能做得不錯的人才了:好在趙氏旗下無論是電影公司還是電視台,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被曆來的高壓政策折騰得對身兼數職相當習以為常的了,所以這方麵倒是不難挑……
等老裁縫指揮著四個徒弟小心翼翼地把定製好的古裝戲服展示架子推出來後,蘇韻頓時眼前一亮。
儘管俗話總是說女要俏一身孝,但蘇韻這次是和陳雲輝一起費了許多心力,從繁複華麗的古典戲服和古韻盎然的古畫、壁畫等素材裡取材,再輔以現代古裝電影造型那中飄逸視覺的創新理念和現代技術的各中布料製作新技術,融合交彙而成的一件布滿了重工刺繡和紋樣印染細節、色彩斑斕鮮豔奪目的“神女裝”。
再加上林林總總全是真貨的珠翠配飾,整個造型下來儼然超過五百萬港幣——以這年頭的港產片投資級彆和港幣價值來算,彆說是電視台的一哥一姐,不少二線頂層的電影演員都拿不到這個片酬價錢的五分之一。
但這,卻隻是蘇韻在戲裡的古裝造型之一。
畢竟當自己有錢然後還擁有著一堆豪爽的讚助商,那就無論是古裝部分還是時裝部分,也都得是頂配級彆。
看著這些精美的刺繡和紋樣、濃烈大膽奪人眼球的撞色設計以及在光線下瀲灩蕩漾著珠光寶氣的配飾,蘇韻那叫一個滿意又心動:不得不說,華夏傳統古典審美下的環佩叮當、五彩斑斕,其質量做得好的時候,確實要比喪葬風的純色素衣更讓人感到驚豔。
這亦是她選擇陳雲輝作為劇組主造型師的根本原因:比起專注於純色素衣飄逸視覺的葉大師或者是讓人聽見名字就頭皮一緊的梳平叔等人,陳雲輝針對妝造對象個人特點而梳造相應的古典發髻和搭配飾品的功力,乃是一等一的絕。
無論是做工簡單的布條發帶,抑或是製作精致的金釵銀簪,從小家碧玉到大家閨秀,再從江湖兒女到宮廷妃嬪等……陳雲輝全部都能完美hold住。
遠的如《射雕英雄傳》那些老劇不說,就說TBB當年大熱特熱的《金枝欲孽》,裡麵那些既古典精致又不失設計感的造型,大多就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從此還引領起了往後多年的清裝宮鬥劇輝煌時代。
貌似許多劇集裡有不少好看又獨特的配飾,就都是他老人家慷慨借出的私貨珍藏,以至於05年陳雲輝退休之後,TBB的古裝造型質感明顯是出現了一落千丈的速度。
當然,這大概也是跟越來越難以言說的圈內風氣有關:從前拍戲做造型,可以是在化妝間一呆幾個小時隻為做好配合古裝造型的發髻;而且大部分都以未婚披發、已婚束發、常服用窄袖、禮服用大袖等區彆來區分演員們的身份地位,特點鮮明。
到了後來拍戲做造型,從淺色淡色素色的粉調仙女風開始,無論什麼歲數什麼身份地位就都是留著小辮子半披著長發、或者乾脆是披頭散發的“仙女”造型,一眼望過去仿佛就像是一條流水線下來的……
原因嘛,不外乎是方便軋戲了——這中看似百搭的基礎造型,換點發飾換件衣服就直接能進彆的劇組拍戲了,完全不用像從前那樣拆解和重新梳造,可不是大大地方便了這些越來越擺爛的劇組和“演員”?
甚至到後來,某些“演員”連妝容和表情都是半永久式的了……
而那越來越簡單越來越“飄逸”的喪葬風純色大袖素衣服裝,和除了個小發髻就基本沒彆的配飾的“新古典主義”,看得自幼喜歡披床單扮戲中人的蘇韻越來越熱情消退:看這些造型寒酸的,話本子裡大家小姐隨手拔個發釵簪子或者褪個手鐲送人此類極有可能作為線索脈絡的劇情,放到這些新古典主義身上,大概隻能是拔根頭發或者扯截袖子布料來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