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文發音要求極度嚴格這點,可還真的不是蘇韻瞎折騰。
從一開始安插東方麵孔演員拍攝合拍片開始,就是為了循序漸進地一點點試探著觀眾的接受程度和底線——而《布魯斯特的億萬橫財》這打出去的第一張牌,就很成功地借著適合的時機和病毒營銷般的宣傳熱潮,在北美市場的中低層人群裡收割了一波。
古往今來種種因素所致,對於華夏這個曾經屹立在遙遠東方的文明古國,不止是歐美地區甚至,就連亞洲本土都有著為數眾多的人,對它有著近乎執著般的羨慕嫉妒恨。
為此,這些明裡暗裡都彆有用心的人,就總是帶著偏見和怨懟,去看待、去抹黑這個有著“沉睡雄獅”之稱的古國,仿佛如是這般,就能自欺欺人地令其繼續沉睡下去。
諸如“傅滿洲”這類的帶著歧視意味的角色,就是早年勤勞奮進的華工到達世界各地之後,因為乾活更多花費更少的優越對比性,掠奪了當地人的機會,從而使得不少人認為華人就是黃皮膚的禍害,然後拚命編造出種種謠言來抹黑這個群體,好讓自己重新獲得原本的地位。
誠然,蘇韻從來不讚成這種和同階層互相內鬥然後發展成內卷內耗的局麵;但根據曆史記錄來看,華人這種吃苦耐勞、勤勉好學的精神,再加上以和為貴的性格,對於當地的衝擊,是遠遠不如某些不但掠奪資源還要趕儘殺絕的入侵者的。
相反,華人群體更像是一個能將局麵帶往良性競爭方向的和平外來者,而不是掠奪一切將局麵帶往深淵的無恥入侵者。
可惜的是,無論是怎樣的人,天生都帶著與生俱來的惰性,不願意自己那靠著掠奪發家的閒適生活被打破。
以至於作為當年資源掠奪戰裡受害者之一的群體過來討生活時,不僅沒有絲毫愧疚,甚至還更加滋生出了幾分怨恨。
而對比起幫親不幫理的黑皮膚群體,黃皮膚群體特彆是華人群體裡,在古代傳統思想和近代崇洋思想的影響下,在外頭都一向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於是,那些人就抓著這個點,一方麵挑撥離間促使其發生內鬥,一方麵又誘以利益吸納一批意誌力不堅定的背叛者,徐徐將這個越是團結力量就是越巨大的群體分而化之。
所以蘇韻這一步的計劃,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趁著世界飛速發展從而導致的階層群體距離拉大的時機,開始對一些對大局方向沒那麼敏感的人,進行起一步步的“洗腦”。
麵向大眾的大製作商業片乃是目前最容易填充私貨的媒介,借此為載體,蘇韻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一個有關於“華人”的行業標準出來。
就如同她大力修建公路和鼓勵趙勵明在深市插手房地產建設事業的計劃一樣,將她在經過權衡之後的做法高高捧起,使其作為一個行業標準的參考模板,等未來後麵的人想要加入這個行業時,就必須第一時間看到她這個“先例”。
因著她這個做法,這幾年那些等待發展的地區特彆是定下的那幾個特區,一旦出現某些港商僑商外商想要趁著這個時機過來進行風險投資,那邊的相關部門就會按照這蘇韻和趙勵明這兩個參考模板,淡定地給出了足夠保護自己和尊重自己的案例參考條件,而不是仿佛摸著石頭過河一般的試探。
畢竟在昔年那些落後就要挨打的歲月裡,有些人雖然沒有被完全打斷了脊梁,但世界的差距也還是讓他們無奈又痛苦地彎下了腰,以自我矮化的姿態去看待外麵的一切。
隨後,就會被這種自卑思想引導著,走向一個仰望外界、貶低自己的錯誤方向。
而那些敢於在這種風雲際會時代前往華夏進行投資的商人,無一不是人精。
一旦發現這種思想上的不對等,他們肯定就會將錯就錯得寸進尺,仗著信息和見識無法對等的優勢,哄騙著她的祖國簽下一係列賠本賺吆喝的合約。
這一個搶奪先機建立標準的計劃實現得還算成功,所以蘇韻便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影視界這邊的下一部行動。
同樣的手段,放在影視界這邊,蘇韻相信這自然也是使得的。
因此她就必須露出片場暴君這一麵,讓基努這種本身就帶著一點點基礎的合拍片演員,練好他該說的中文台詞。
她實在是後世受夠了那些摻和一點華夏相關文化就能在神州大陸收割大筆票房、並且還能引起“民族自豪感”和“世界認可”的電影——這明擺著就是故意做來坑華夏人錢的!
要是真情實感地努力認真研究了華夏文化才敢動手拍攝的,這樣蘇韻當然是舉雙手雙腳支持;可惜的是,那些人拍東瀛能拍出日式傳統意韻、拍高麗也知道找“漂亮”演員甚至拍越南都能拍出那種南地潮熱的味道……偏偏就是一到華夏這裡,就從選角到劇情都是一如既往的不走心。
甚至幾乎可以說是,始終都總是帶著刻板印象和深沉惡意的惡心。
最搞笑的,還是在於有些現代走狗幫忙洗地說這就是傳統經典,或者說是外國人不能太過理解華夏數千年的古韻傳承——但是他們有這個心,那就理應多多諒解,以後一定會加以改進。
麵對這種無藥可救的腦殘,蘇韻隻能是嗬嗬一笑——
為何這些人拍東瀛,就知道老老實實埋首參考書海兢兢業業做到無可挑剔?
因為東瀛人吹毛求瘢的龜毛性格和無比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絕不允許他們出現這樣的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