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第267章:文化輸出(1 / 2)

聽到趙日賦這句話,蘇韻便覺得自己心裡的把握又添了一成勝算。

很明顯,即使已是臨近暮年又接連遭遇過數次大挫折,但趙日賦的心,始終都還保留著年輕時那個想要打造東方好萊塢的夢想的一片天地。

之前他會被嘉寧拋來的橄欖枝打動,原因估計還是想著無人能繼承他的電影王國,所以就不得不考慮起了轉戰電視界和地產界的心思。

如今昔日最看好的繼承人回歸,自己這個立場不夠堅定的外援亦因為血緣的關係而在最大限度上不會叛變,那麼趙日賦那顆仍然想要留在電影界浮沉的心,就再一次活絡了起來:一時的虧損和持平隻是發展起步的必然經曆,待到基礎完全打好之後,再一鼓作氣全力以赴下去,就將能得到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輝煌結局。

一如當年他和他的三哥在南洋那個艱難時期那樣,走群眾路線奠定觀影基礎,而後等待時機成熟之後一舉發力猛攻——那麼,已經破開了一片天的的趙氏,就已經不是**聯盟的圍剿封禁所能阻止的了。

她走的這條路,其實也是有參考了趙氏發家的曆史,以及有著想要以整個趙氏家族為靠山的想法:從前她就算是賭,也隻是依靠著後世的記憶,搶先一步在那些吸金利器處於成長期的時候逢低納入,然後再隱忍地等待著漫長的回報期。

這種“風險投資”在外人看來是眼光獨到,但實際上就是典型的投機取巧——因為隻有這樣,她這個富人圈子裡初來乍到的暴發戶,才不會被那些認為她搶了蛋糕的豪門世家大戶認真地惦記上。

畢竟在他人眼中,她都是在賭運氣,不過是瞎貓碰著死耗子,有點眼光撿到了漏,所以是很難複製她成功的道路。

但如果不用這種看似賭運氣的做法,貿然去插手那些枝繁葉茂盤踞頗深的大戶們已經瓜分好的產業——到時這些人聯合起來先把她這個後來者排擠出去,不過就是搓死一隻螞蟻那麼容易。

就如同當年趙老太爺的天一公司被**聯盟擠兌出滬市一樣,那時乾脆是被折騰得差點就連算得上半個本土的香江都呆不下去;若不是最後靠著在南洋的劍走偏鋒和香江的另辟途徑兩道結合重新站起,可能現在壓根就不會有香江趙氏這一脈的存在。

不過,蘇韻所不知道的是,她這番對趙日賦心境變化的猜想,其實也隻是對了一半。

大概真的是血脈羈絆所衍生出來的曆史重演,看著蘇韻聲情並茂地敘述著她部署已久的計劃,趙日賦的思緒,卻是依稀回到了昔日的艱苦拚搏時期。

那個時候,他和三哥在南洋好不容易才靠著下鄉放映積累到的觀眾基礎,建立起了一些電影院和遊樂園,勉強算是在南洋站穩了陣腳的時候——南洋那邊的大家族陸家,同樣也是一心想搞東方電影王國的陸雲途尋上了他們,揚言說隻要他們願意出價,陸家可以隨時收購趙氏在香江的所有娛樂相關產業,而且還跟他們保證了四個字:絕不還價!

而那時的趙氏和陸家的對比,恰似蚊與牛的差距。

為了和陸家爭這一口氣,他和三哥才會咬牙堅持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到香江另謀市場。

沒想到的是,陸家在香江也是盤踞一方的大鱷,哪怕他們如何努力,這兩三代人的資產積累是始終敵不過陸家這個枝葉繁茂的老牌世家。

也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在他們被二哥背刺不久之後,陸家的陸雲途連同他手下一大批公司職員前去參加在台島舉辦的亞洲影展,想要尋求台島方麵的合作機會,最後出現意外飛機失事直接報銷了陸雲途夫婦和五十多個中高層行政人員之後……被陸雲途的電懋壓著打的趙氏電影公司,方才迎來了喘一口氣的時機。

不過,他捧作為自己人的方茉娜入駐公司之後,曾經亦是趙氏旗下大將的鄒運華自覺升遷無望,接手了趙二哥剩餘產業和電懋結業變賣的“遺產”,打造出來了佳和這個新派電影公司,連同異軍突起的呂少龍一起,狙擊並終結了趙氏黃梅戲電影和老式武俠片稱霸香江影壇的歲月。

如今蘇韻想要拚出一片海外市場,所遭遇的環境甚至還要比他當年要艱難。

但是,這一次,趙氏的子孫應當不會再有被人拿錢羞辱的時候了……

看出趙日賦已經意動,蘇韻便更添了一把火:“我有消息收到,聽說這位黃錦何議員當選的幾率很大——繼《布魯斯特的億萬橫財》裡男主角以華人之身競選市長的‘荒誕’劇情後,說不定未來,真的會出現華夏麵孔的美籍華裔市長。”

作為搞影視業的,多少要對政治的方向有一定的敏感性。

儘管當年英女王訪港不過是被娛樂至死的港人當猴戲看,但在這行動的背後,亦是會另有著一些人察覺到這並不止是一次簡單的訪問,而是關係、政策以及未來方向等一係列東西的結合。

就如同這次出現華裔議員參選美國加州城市市長的事情一樣,明麵上是華夏血脈有了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機會,而暗地裡,則是代表著那些早年的偏見和誤導已經開始在民眾之間逐漸瓦解消亡。

而這種想象的開始,就來自於蘇韻那多年以來隱忍至今的布局和部署。

“因為有著趙氏在背後作為靠山,所以你這兩年的做法,才會比原計劃加快了速度?”聽得蘇韻此言,趙日賦露出了一個微笑,“你還是和當年一樣,懂得借勢。”

難怪當年蘇韻第一次先找的是趙氏而不是佳和,可惜他們都如同看呂少龍那次一樣自視過高看走了眼,沒能看清楚這孩子身上的神奇和潛力。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現在蘇韻這孩子除了部署了一個文化輸出的大計劃之後,亦成為了趙氏與佳和合作的紐帶——佳和的鄒運華和趙家人一樣肖想海外市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