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差的關係,比香江要慢上7個小時的柏林,現在還是處於燈火璀璨如星河的夜晚。
對於這次的成功獲獎,蘇韻在台上致以了慣例的感謝發言和表達了得獎的喜悅心情之後,在最末尾時,說了一句十分意味深長的話:“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也隻是一個開始。”
那個神采飛揚的自信和發自內心的驕傲,台下有曾經經曆過蘇韻當年一戰成名的第4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人,依稀似乎是看見了當年那個無懼險阻締結榮光的小女孩。
當年的第4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有報道曾將同獲最佳女配獎項的蘇韻和塔圖姆進行從電影到現實的對比,並稱蘇韻所代表的是特效電影類的未來展望,而塔圖姆則代表著傳統黑白電影的昔日輝煌……如今,聯係起年年都有新消息的蘇韻和逐漸消失在主流視線的塔圖姆,都不需要對比兩人的現狀,就已經是能感歎起這個報道的眼光是何等精準。
而且,也不知道是蘇韻那個堪稱傳奇的身世所致,還是她背後那麵紅旗已經開始重新屹立於東方給予了她越來越強的自信,今晚蘇韻在台上的表現,比之從前總是含蓄謹慎的韜光養晦,要明顯是外放凜冽了不少。
蘇韻捧著獎杯下台時,迎麵而來的燈光與目光,閃閃爍爍,透露著萬千複雜。
作為第一個奪得金熊獎的華人導演加華語電影的組合,哪怕她自己沒有彆的心思,旁的人也會就著這個話題,而延伸出一大堆東西來。
有時候,人總是很奇怪的:一堆優秀的電影同年競爭諸神混戰時,人們就對落選或沒能取得第一的電影報以無限惋惜;而當一個相對優秀的電影在相應那一年裡成為奪冠大熱時,奪冠就是矮子裡頭拔將軍,不奪冠反倒很有可能讓人吹成時運不濟的神作。
對於蘇韻這個幾乎是華夏官方和民間都公認是時代傳奇般的標誌性人物,不止是後世,就在現時都總有些和主旋律唱反調的人,認為她的每一次獲獎都是好運地碰上了同屆競爭者實力不強或者羽翼未豐的時候,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真正實力其實很“水”。
就例如讓她正式從幕前成功過渡到幕後的這一部《天台郵差》,就是典型的投機取巧:九龍城寨本身就是一個稱得上是世界級的人造奇跡,凡是敢實景拍攝的電影,起碼就有了獎項提名的基本盤,再加上蘇韻背後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要宣傳造勢堆出一個傳奇級超新星,是遠比白手起家容易得多。
大抵是傳奇人物終需伴隨著虛虛實實的黑料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引起關注和討論的熱度,蘇韻被認回趙家的數個月後,就能獲得一座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對於這個“巧合”,就總有人認為這不是巧合。
反正隨便似是而非地爆點料就能引爆一次熱火朝天的爭論,並且技術層麵上又難以追查得到,那麼將黑鍋都安在他人身上的時候,自己這個真正的黑手,就能逃出關注了——最經典的禍水東引例子就是通過投資電影塞私貨,然後借著電影的普及性和大眾性,將觀眾帶偏去他們想要的方向。
真要論與社團方麵有深切交往的特殊地區,從澳城到台島,都是遠超香江的深遠和黑暗。
但因為香江電影的社團題材類電影為數眾多,因此每當一提起那個混亂卻輝煌的時期,大多數人就都是下意識地認為香江和社團才是最難分難解的那一對。
這種操作不止能用在大局的調控上,用在人身上時,更是效果顯著——多少明星在上升期、鼎盛期時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莫須有的黑料造謠詆毀,以至於最後名聲被毀、心理被擊潰到最後出現各種極端結局……可都是這類操作的好手筆。
隻可惜,從前無往不利的操作,在蘇韻這裡卻是踢到了鐵板。
生於謠言四起風波不斷的網絡時代,蘇韻對於這種操作見得不少甚至還因為職業關係而了解過不少,所以一發現這個苗頭就果斷地進行了上報,然後就聯合官方將其用強而有力的手段壓下——她是已經被看好將會成為一個精神標誌的偶像人物的路線,因此,目前是正處於在被官方和民間的推手合力造神的培養時期。
那麼,倘若有人想要詆毀這種級彆的未來精神偶像,以及疑似要破壞這個傳奇神話的養成時,接下來即將來到這些人麵前的,就會是各種河蟹警告、以及各種喝茶喝咖啡甚至是涉及黑暗勢力的邀請……
當然了,任惡劣謠言發酵到一個激烈程度,再拋出一堆實錘驚天反轉,固然是很能造就大快人心的曲折離奇。
不過一想到但謠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某些腦子有缺陷或者心存惡意的人會始終堅信謠言、並且還會繼續成為謠言傳播者的這個問題,蘇韻便還是覺得直接從源頭直接掐滅比較實際。
且不說即使是看似能暢所欲言的網絡時代,也有著無處不在的河蟹大軍;就現在這個紙質媒體和官方通報更掌握話語權的時代,兼且再加上人們的思想都還沒有那麼跑偏和“自信”的基礎——那麼,官方強而有力的辟謠和通告,是絕對能擊潰一切包含著惡意的謠言和汙蔑。
不過這世上大多數人都還是喜歡“膚淺”地看戲吃瓜,麵對著上有嚴肅話題的現象,自然就會順理成章地出現下有娛樂八卦的玩法。
因此在後世的各處網絡載體之上,對於蘇韻的真正實力評估的掐架貼,亦是足以和她那讓人津津樂道的緋聞情史掐架貼同台競技的存在。
最搞笑的是,因為蘇韻唯粉的數量總是比數量分散的各家CP粉多上許多,所以每次提到蘇韻相關話題時,無論是比美貼還是掐CP貼抑或是實力評估貼,到最後基本都會變成粉絲聚會認親的狂歡貼;然後將所有眼紅聲沙的掐架,演變成親親熱熱地複製刷屏,瘋狂吹起瑪麗蘇這個從幕前到幕後、從演藝到導演都是做到了極致的傳奇神話……
兼且她那人生贏家一般的美貌和各種有根有據的被暗戀被明戀史,更是讓人們磕得死去活來,從線下撕到線上,爭論多年始終不休。
外行人看熱鬨內行人看門道,縱然總有人引導著蘇韻實力不濟全靠獎運好的消息,但利益相關的那些人,都覺得蘇韻除了實力評得上一流之外,其運氣也是好到極,是投資和合作的特優選擇。
一部電影作品能賺錢或者能拿獎,就是投資者和合作者的最終要求。
而蘇韻不但兩樣都做得好,而且時運還高,頻頻衝獎都能成功,這簡直就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