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第335章:前浪後浪(1 / 2)

《除魔師姐》的首周票房一出來,不少人看著那個直接破了1000萬的數字,心裡便是不由得冒出了比較的心思:今年香江目前單片票房最高的電影,就是許顧傑所主演的春節檔大製作《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合計超過2928萬,再一次打破了香江電影的單片票房紀錄。

《最佳拍檔》係列是真藝呈每年必出一部的大製作,亦是每年都會拿出來收割一波票房的吸金利器,年年破紀錄年年創新高——當初趙氏與佳和之所以會摒棄前嫌鼎力合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真藝呈的《最佳拍檔》係列打遍香江無敵手。

至於在海外市場那邊,毫無疑問就是蘇韻的天下——《盜墓迷情1:莊臣騙鬼》定在去年12月24號的平安夜上映,1月25號下畫,以2535萬的票房擊敗《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的2327萬票房,成為83年電影票房年冠之後,還在北美那邊以1.8億美元的票房,榮登83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第二位。

雖然這數字和榜首《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的3億差距頗大,而且明麵上半數以上評價都在說能拿到這個票房數字一半靠營銷一半靠特效,但私底下到底有多少相關從業人員來聯係蘇韻搞後期特效的合作,卻也是一個說出來會讓很多人難以啟齒的數字……

看著那群酸雞,蘇韻其實心情不錯:她自己十分明白《盜墓迷情》係列的定位和好壞,所以是從一開始就衝著票房和大眾普及性而去的。

現在《盜墓迷情》第一部所展示出來的劇情其實還有些薄弱,能在激烈的票房廝殺裡拿到這個數字,靠的就是號稱“看到就是賺到”的超時代視覺特效效果和“合拍片”雙主角的兩邊討好,再加上那麼點冒險奪寶片的餘溫,方才打造出了這一部在香江本土和海外市場都能吃得開的典型商業電影。

也是因為知道蘇韻素來很能搞商業片,現在又搭上了趙日賦那個一旦壕起來也是真的舍得砸錢的大製作電影迷,所以佳和與真藝呈就都不約而同地,主動避開了《盜墓迷情1:莊臣騙鬼》的聖誕檔期。

佳和目前本來就和趙氏有合作,鄒運華自然是不會做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操作;而真藝呈也是絕,直接在《盜墓迷情1:莊臣騙鬼》下畫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6號才把《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放出來,一來是趁上84年春節檔的熱度,二來也是避開《盜墓迷情》的鋒芒。

毫無疑問,這個錯開檔期的做法,使得真藝呈的《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成為了84年目前單片票房最高的電影。

而佳和的《快餐車》雖然票房剛剛過2000萬,但同樣因為抄了蘇韻的“國際化合拍片”的作業,大量的外國實景拍攝、精彩的動作設計以及西班牙小姐冠軍的美人女主點綴,也是總算在海外市場那邊揚眉吐氣了一陣,洗去了佳和與陳玄龍那信心滿滿闖好萊塢結果慘敗而歸的舊跡——值得一提的是,那部直接讓鄒運華和陳玄龍賠得灰溜溜地回歸香江的《殺手壕》,就是找的華納合作……

蘇韻那時還冒名去看過這部:又是華納那個腦子有坑的貨,硬是要求陳玄龍把他最拿手的詼諧搞笑風格改成“呂少龍第二”的淩厲武打,結果就是不倫不類冗長乏味,還被不少外國的呂少龍粉絲投訴,說這是虛假宣傳。

這次《快餐車》的一雪前恥,蘇韻也是在其中給提了些意見:畢竟此間正逢趙氏佳和聯手,結果她轉頭就把人家特彆從台島請來的女主角林清夏薅走……

儘管那時同樣因《新蜀山劍俠》而賠慘了的佳和,已經是把林清夏後續的拍攝計劃押後,轉而去籌備陳玄龍的《A計劃》了;不過想要乾脆利落地拿下林清夏,以及維持好與佳和的合作關係,蘇韻就肯定得出手幫忙做點事。

再者,佳和與鄒運華……與她多少也是有些舊情恩義。

在趙家聚餐時,二哥趙勵仲說起這個,長籲短歎不絕,隻說蘇韻年紀輕輕就心軟念舊情,以後容易被人騙。

倒是趙日賦看出了蘇韻此番做法的真意,指點了趙勵仲幾句,大意就是說蘇韻的目標已經不僅在香江本土這裡了,所以她選擇幫助佳和打開國際市場的做法,並非是培養敵人,而是在壯大自身。

薑始終是老的辣,被趙日賦這一點醒,大哥趙勵明也是想起了蘇韻曾經和他說過的目標:蘇韻說,她想整合香江的市場,然後再在站穩本土市場的同時,和同胞聯手去對抗好萊塢的電影文化衝擊和外國資本市場對港片的打壓,到最後,聯合起來促使香江整個區域的轉型。

“那麼,你估計這次《除魔師姐》的票房,能不能打敗《最佳拍檔》,成為今年的年度票房冠軍?”趙勵明開口問道。

“不一定,畢竟《最佳拍檔》是合家歡電影,而《除魔師姐》則是主打年輕人的市場。”蘇韻笑了笑,“不過呢,在海外市場和周邊市場這裡,香江應該沒有人能打得過《除魔師姐》。”

“《除魔師姐》其實就是個大型劇情廣告片!”趙家姐妹拍手一笑,然後和大家說了一下最近她們和蘇韻合作的服裝品牌銷量節節飆升的事,“電影同款的衣服,還有那批電影同款顏色各色美瞳,這些日子賣得脫銷好幾次,我們都忙著催單叫生產商那邊加速趕工發貨,今晚是好不容易才擠出時間回來吃晚飯的!”

“這是瑪麗從《星球大戰》等大IP係列獲得的靈感。”見慣了蘇韻搞周邊市場、並且早就在東瀛幫蘇韻搞過《千麵女郎》電視劇同款大賺了一筆的趙勵英,對於這種情況就顯然不陌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單純電影票房的利潤,已經是被映襯得逐漸弱小了。”

而這,亦是趙日賦為何會同意蘇韻所提出的“減少電影產量、提升電影質量”、“加重電視劇製作的投入”、“加快加大周邊產品的產業發展”等計劃的緣故——因為趙日賦也是能感受得到,比電影更能賺錢的產業,已經是陸續冒出了水麵。

香江地產那邊,趙家並不能融入那個圈子,而且之前還差點被嘉寧集團坑過一次,見過鬼怕黑的趙日賦便將關注投向了蘇韻所推薦的輕工業裡頭:畢竟,以香江的實力和政策也難搞重工業,而且內陸市場正是起飛之時,就目前來說,輕工業的確大有作為。

最關鍵的是,TBB擁有著香江這個地區最大的輸出性,能把各種各樣的輕工業產品用廣告的方式宣傳給整個地區,兼且其定位和TBB目標群眾的消費能力也是極度適配——自從邁入80年代之後,電視機的大量普及促使了電視製作的飛速發展,電視劇的影響力更是隱隱有取代電影的趨勢,有望接檔去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流量擔當。

趙氏仍然在堅持祖業搞影視創作,但也會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止是單純地隻搞影視創作了。

“其實嚴格算起來,當年趙氏在南洋主營的,先是遊樂場,往後再是戲院。”被孩子們問到他為什麼那麼快就適應了旗下產業的部分轉型,趙日賦便是悠悠地回憶了起來:如果不是他二哥那背刺自己兄弟的騷操作,也許他還是會和三哥他們一起,留在南洋搞遊樂場和電影發行運營的事務,而不是紮營在香江一手全包製片和發行。

如今想來,蘇韻所提出的“改革”甚至都不能算是改革,而隻不過是重歸舊途罷了。

看著兜兜轉轉終於還是齊整地坐在了同一張餐桌上的孩子們,趙日賦心中既是感慨,又是開懷。

大概是所處的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也會跟著有所不同,從蘇韻口中聽到趙日賦居然還敢於在暮年時期主導旗下產業部分轉型的做法,呂少龍不由得頗為感歎。

順帶著,也令他想起了那些難以忘懷的陳年舊事:“當年的趙爵士,可沒有這樣好說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