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第339章:商議(1 / 2)

這個消息一出,不止是全港娛樂圈,稍有關注時事的港人,都不禁為之震驚了一場。

其實按照“慣例”來說,台當局因為香江影視界和大陸扯上聯係就仿佛被踩到了尾巴一樣跳腳,早就已經是全香江人儘皆知的一個點;但這次如此高調迅速地在梁嘉威這個最年輕金像獎影帝獲獎的第二天,就高調又急切地發出警告的,也是第一次。

從前蘇韻那次的警告也特彆高調,但至少因為其中牽涉了災情的問題,所以在高調之餘,也是在最大程度上,給留了一些迂回時間的餘地。

總的來說,因著利益相連的關係,台島那邊對於這種情況,也還是樂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你不是在明麵上和他們的“規則”作對,稍微披層自欺欺人心照不宣的皮,他們那邊也是能讓這一筆過去。

例如去年在頒獎季直接一口氣斬獲第二屆香江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指導以及最佳新人五項重量級大獎,號稱香江電影新浪潮經典力作的《投奔怒海》,也是因為這樣的敏感因素,從更換導演到更換主演再到整個劇組除了新導演外,全員使用化名假名出現,方才是在這樣的敏感環境下取得了一個平衡。

但儘管如此,麵對第二年頒獎季的榮耀加身,許多被更換的演員都還是沒有覺得遺憾:雖然獲得一個重量級的演技類獎項是藝人生涯裡的難得榮耀時刻,不過在名聲和利益麵前,很多人還是隻能無奈地選擇利益的。

很多人的背後,都還背著養家的重任——這亦是這個年代裡不少人進入娛樂圈的根本原因。

而一旦拍了這個片子,就是觸發了台當局的那個扯淡規定,先出警告讓你寫“悔過書”,不肯寫的話就直接“封殺”;繼而以後無論你參演什麼電影,都不準進入台島的院線——這麼一來,誰還敢找你拍戲?

在那些心眼比針尖還小的人麵前,誰人的麵子、人情都不好用。

當年蘇韻地位夠高了吧?穩穩當當的佳和準一姐,這還是年紀太小,所以人們不好越過前頭那些成年女星直接提她上位的緣故;否則就憑她的成績,當年的兩大電影公司所有女藝人拉個排行榜出來,當年的蘇韻也都必然是排在首位。

而前頭有著這樣的成績為基礎,繼續努力發展下去又不走歪路,以後就絕對能稱全香江女藝人獨一檔都不為過。

結果,隻是去唐城幫忙賑災,又不願承認自己賑災救人的做法是“錯誤”的……

要不是有著上頭那位的遺留意誌和手書讚語保了一下,彆說是三年,三十年都彆想解封。

後續蘇韻“自覺”地隱退三年暫避風頭,現在拍片子隻要一有大陸取景也是直接不聯係台島、主要盯著香江本土市場、東南亞市場以及海外市場宣發,好歹亦算是取得了如《投奔怒海》那樣的平衡之道。

隻是令人沒有想到,蘇韻這個刺頭的事跡才堪堪過去八年,轉頭又來了一個認死理的刺頭——麵對來自台島的警告,梁嘉威亦是和蘇韻當年一樣,拒絕“悔過”。

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的台島,立刻就宣布了後續的政策:凡是有“梁嘉威”這個人出演或參與製作的影片,一律不準進入台島院線。

這麼多年過去,台島依然是香江電影的一個異常重要的市場,香江影視界這裡除卻能打開海外市場的呂少龍、蘇韻以及剛剛在海外市場有點起色的陳玄龍之外,這一則來自台島的封殺,可還真是誰遇上誰怕。

眼看著台島的跳腳又一次得逞,香江不少影視界人士的內心裡,或多或少都有種氣惱和無奈的複雜情緒。

“豈有此理!就他們這些人特彆鐘意管天管地!”作為第三屆香江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主辦人員之一,趙勵仲自然也是在這幾個月裡花了很多心力,每部參賽電影都一一看過,最後才和評審團一起定下《垂簾聽政》裡戲份雖然不算多,但卻是把皇帝詮釋得入木三分的梁嘉威。

當然,這一個最終決定,也有一定程度上是彌補從前在《天台郵差》的評選裡為了避嫌,而沒能給梁嘉威一個獎項的因素。

沒想到的是,《垂簾聽政》都那麼有“自知之明”地隻在香江本土和大陸那邊播了,台島那邊卻還是把手伸得那麼長,硬是要搞他們想要力捧的潛力新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