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第344章:憶當年(1 / 2)

雖然拍攝權已經談了下來,不過後續那些細節的扯皮卻是依然繁瑣無比,幸運的是,蘇韻由始至終都是很懂得“放(tou)權(n)”的人,和事業心都特彆重的奧維茨就這個問題商討了三天三夜之後,便終於是談妥了當中的所有交接事項。

畢竟她除了是奧維茨的主要合夥人之外,還有香江趙氏電影公司製作部主負責人的身份,要不是好萊塢的利潤實在是在換算後遠比香江影視界能賺,她可能也是不方便兩邊乾活。

就目前來說,最能賺錢的肯定不是影視業而是各自旗下的副業,蘇韻手底下最能賺錢的就是任天堂的技術入股利潤分成、微軟以及蘋果的產業利潤分成——當然了,估算的身價是在日日往上漲,但實際手頭上能擁有的流動資金……唉就一個字。

高新科技產業向來能賺更能花,蘇韻這個號稱的億萬富婆,真要她拿一兩千萬現錢出來搞投資或者拍電影時,後綴的單位甚至都不需要是美元而是港幣,也是得花點時間才能湊出來的。

更何況每年賺到的一部分資金還一直在往修路基金裡填,蘇韻那些不怎麼愛買名牌古董珠寶等奢侈品的、在很多有錢人眼裡看來都很“艱苦樸素”的行為習慣,自然就是有了解釋。

若不是“傍”上了趙氏這個底子厚的靠山,蘇韻的電影產量可能還要更低、製作時間也拖得更長。

不過,相比起蘇韻那資金全被套在生產線上、不動產多流動資金少的模式,大哥趙勵明那半公開地在深市和一群房地產大佬開撕的行為,才是真正的為了理想而近乎在賠本賺吆喝——好在乘著改開的東風,南下打工創業的下海人員大幅度劇增、從而給他主導的廉租屋群帶來了不少收入;再加上某些擁有遠見的大佬們提供的政策支持,這才是勉強維持住了收支平衡。

趙勵明亦是明白理想需要建立在現實根基之上的這個真相,所以偶爾碰到機會,也會在私底下問一下蘇韻什麼時候有靈感和時間,再去拍一部類似《天台郵差》那種抨擊社會黑暗的片子,小虧一點也可以,隻要能警醒世人。

對於這個問題,蘇韻倒也不是不想,但是她的行程實在是太滿,而且手裡握著的還全都是大投資大製作,預備時間長拍攝時間也長兼且耗費的心力也多,即使製片人這一職在很多時候都是半掛名性質了,但戲份和劇本大方向等很多東西,還是需要她親力親為。

哪怕這次《蝙蝠俠》的大部分細節都交由很樂意接受這個挑戰的奧維茨去籌辦,但蘇韻手裡卻還有《盜墓迷情》係列要籌備提上拍攝日程不說;早前簽下來的《回到未來》和《終結者》這兩個已經拍攝完畢、就等待蘇韻聯合工業光魔做後期的大工程,也還在虎視眈眈地等待著排期呢!

最可怕的是,因為蘇韻先前從渣蘭那裡得到的繞線耳釘,亦是給困擾研發團隊多時的個人電腦微型化線路處理問題提供了解決的靈感,再配合上蘇韻這個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指引導航者,第一代掌上電腦的樣機已經開始組裝,就等著蘇韻什麼時候有空過去加入研發團隊,一邊試用一邊改良了……

“不行,我得找個副手過來,分擔一下遲些要拍攝的《盜墓迷情2》的工作才行了。”蘇韻比對著自己的行程安排,幾乎就差沒拍案而起。

說乾就乾,蘇韻放下手裡的文件,拿起電話就是撥通了香江的長途電話,借香江電台的便利,找到了正在電台裡負責廣播劇工作的梁嘉威。

從電話裡聽到蘇韻跟他要恩師兼前嶽父李學祥導演的聯係方式,深知李學祥本性的梁嘉威有些猶豫地提醒道:“他不一定會接受你的邀請……”

“但總得試試,才能知道接不接受,不嘗試的話,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個時候,蘇韻倒是很有研發人員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一往無前精神了。

李學祥其人,倒是她和曾經接觸過的王征很相似,都是能追求起夢想又能彎得下腰接受現實磋磨的:本質都是讀過書的文化人,李學祥早期用以起家的風月片也和王征早期拍的“三流”喜劇愛情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差距就在於李學祥更偏向古式文化人的含蓄朦朧,而王征更偏向現代文化人的明白直接。

但無論如何,暫時放棄文藝片夢想而拍攝來錢快成本低的商業片,積累經驗和資本,為了恰飯維持生計從而放低下限這個選擇,是不能算作寒磣的。

唯獨有點問題的是,李學祥不像王征那樣,放棄追求文藝夢想之後就一心往商業道路上狂奔,賺到的資金就儘量拿去扶持沒錢拍片的文藝片導演,忍得住彆人說他擺爛的說法,很是安定地留在舒適圈裡,維持著許多電影從業人員的工作生活。

而李學祥,則是個不斷反複橫跳的皮皮蝦,在趙氏拍風月片賺到錢和名氣後,啪嗒一下就轉頭跳去了台島,追求他的文藝之夢。

結果,人家台島支持他搞影業公司的那些人,出資支持他去台島搞事業的同時,其真正目的,就是為了騙他過去搞活台島電影市場的。

等李學祥耗儘心神和小夥伴們拍攝了一係列影片,抗衡住了港片對台島電影市場的衝擊、並且拉動了台島電影業的繁榮發展之後,那些人就是一個反手,卸磨殺驢一般把他連人帶公司一起查封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