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份概念海報,梅妍霜就表示自己相當滿意,直言是說這次拍得比之前的《胭脂扣》還要有感覺——在此之前,她最愛的,可就是“如花”這個角色。
但梅妍霜相信,在拍完《新市鎮》之後,她的最愛就不再是一枝獨秀,而是並蒂爭豔了。
蘇韻聽到她這麼說,心裡便更是有感覺,這就趕緊拿起筆,在已經增增減減過數十次的劇本草稿上,又添上了幾筆。
反正這一次雖然是有著幾分宣傳任務的意味,但也是因為這個關係,而有了相對尋常港片更要寬裕的拍攝資金和拍攝時間,蘇韻這是不但自己在改,還帶著編劇小團隊一起發揮群體力量修修改改,務求要達到一個儘善儘美的標準。
畢竟這一部電影的意義不止是衝擊國際性獎項,更多的是,將梅妍霜送往神州大陸,讓她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年代記憶符號——當然,如果兩者兼得,無疑就是最好。
“你真是太錫我了,居然把這個角色給了我!”梅妍霜一想起從前某些人總是在她麵前明裡暗裡挑撥,說蘇韻一連捧出了好幾個影帝卻舍不得大捧手底下的女藝人,其中真意就是因為女藝人和她的路線有所重疊,所以蘇韻舍不得給手底下的女藝人一些好資源什麼的……
要是給了的話,那蘇韻可就不一定是女藝人裡麵成績最拔尖的那一批了!
對此,梅妍霜基本就都是嗤之以鼻:蘇韻現在的成就,可是從小時候一步一步地抓住機遇腳踏實地走出來的,甚至在這裡頭狠狠地摔過好幾次……但她最終都能重新站起,這才是能穩穩地坐在目前香江女藝人論資排輩裡的前排位置上。
蘇韻自己的路都走得那麼艱難,所以她如今的成績乃是一個難以複製的奇跡,更何況她從外形到內在都是有著超越時代一般的神奇,她們這種隻比普通人好上那麼一點點的,又怎麼可能去滋生出什麼不該有的想法?
更何況,兩個人的關係親近非常,蘇韻早也是在私底下,告訴她要稍安勿躁、靜候時機,儘力去積累到一個厚積薄發的階段,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這一部《新市鎮》,就是蘇韻早前跟她說過的“時機”。
如今看來,蘇韻明明就是拿那些男藝人作為試刀石、探路石,好好地用他們試熟了手之後,這才是“舍得”讓手底下的女藝人踏上這一條已經斬去不少荊棘的崎嶇道路。
“也就隻有你,會一直那麼相信我。”蘇韻笑道。
“廢話,我可是你的電影女主角,我都不信你的話,那你還能信哪個?”趁著休息的些許時間,梅妍霜一邊喝水,一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雖然這一部電影的拍攝期間是十分的忙碌又緊張,但因為是蘇韻這些年難得的長時間留在香江的機會,所以就總是少不了有人陸陸續續來探班。
而在探班的人裡麵,蘇韻無疑就是最喜歡契爺許顧傑的大哥許顧文、以及她的師父呂少龍——前者是本地區第一批將目光放到底層小市民這邊拍攝電影的先鋒人物,而後者的哲學思維其實要更比他的身手出眾,和這兩個前輩大神說話,總是能讓蘇韻生出不少新的感想。
當然了,她也絕對不會是白蹭人家“講課”的,許顧文這邊給“回禮”了不少她在好萊塢拍戲的經驗記錄;而呂少龍這邊,更是得一想二地,想要再次喚起自家師父的戲癮。
呂少龍自從被確認身體基本完全恢複、並且還在84奧運當著全世界人民麵前傳遞了火炬之後,他整個人似乎也佛係了不少,從前那些青年銳氣儘數收斂起來,便轉而沉澱出一種獨屬於一代宗師的沉穩氣派。
他不是不想拍戲,純粹就是這些年都沒能找到合心意的本子,所以就寧缺毋濫,寧願回頭去整理從前的思路,去融合創新。
然後這就給了蘇韻機會:在某次去探望他的時候,蘇韻一邊幫忙整理這些舊草稿舊記錄,一邊也是翻出了呂少龍從前那些尚未因為外力而變改的原本思路。
例如《猛龍過江》的初稿,和世人眼中所看到的經典中的經典之作,其實是頗有不同之處。
看著這一份邊緣都開始泛黃的舊草稿,蘇韻越看便越是覺得喜歡,於是這就本著她在呂少龍家相當受寵的待遇,直截了當地和呂少龍談起了這份舊草稿的相關話題。
“你不說,我差點都要忘記了。”畢竟已是時隔十多年的舊物,哪怕曾經再怎麼鐘愛也難免是被時光蒙上了一層朦朧塵埃,呂少龍一手接過蘇韻遞過去的舊草稿,一手翻閱著解釋道,“當時你也是知道的,這個題材不但冒險,而且拍攝起來也是相當困難。”
“我在那時,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拍,所以就隻能作出了修改。”呂少龍有些無奈地說。
雖然《猛龍過江》如今也是成為了經典之作,但有些東西總是在時隔多年之後,就更添幾分由時光所賦予的白月光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