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芬的眼淚,吧嗒掉了下來。
楊豔貞也抿緊了嘴,不再說話。她是同情王建業,但她願意去調解,更重要的是她覺得王建業是個好丈夫。此前林秀芬數次來交作業,也會跟她拉拉家常。所以她知道,山頂的那個小院子是王建業一點一點蓋的;也知道王建業支持林秀芬讀書寫字。
這在此時的環境裡,是很難得的。要知道,哪怕是乾部,有些也很不喜歡自己的老婆上進,隻希望老婆留在家裡看孩子伺候老人。所以,她真覺得王建業挺好的。就像這次,換成一般的男人,早把林秀芬揪回去頂缸了。但王建業明明知道林秀芬躲在二造,卻咬牙不吱聲,隻為讓林秀芬安生躲幾天。真的很難得的。
但林月英的話,也沒有錯。
王建業對老婆再好,比不上他對親媽的好。不是說男人就該娶了老婆忘了娘,可一家之主的男人,理應承擔起調解的責任。調解不好,那林秀芬不願意跟他過,也同樣在情理之中。
過了好半天,楊豔貞有氣無力的道:“秀芬,你怎麼想的?”
林秀芬沉默。她回來的路上,已經聽到有好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在指指點點。所以在風口浪尖上,有些話她不能直白說出口。否則名聲壞了,很容易影響她的前途。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社會對女人的壓迫。明明什麼都沒有錯,可你在被欺負的時候,但凡敢有一絲反抗,必然有“理中客”跳出來“各打五十大板”。而最後板子落下來時,號稱的五十大板,起碼得有九十板落到女人身上。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受害者,該挨的一下也不會少。
畢竟,按照時下的“最優解”,還是得她林秀芬壓下自己的委屈,深明大義的回去幫王建業帶病秧子外甥。一直受苦、一直受苦,最後年老了,王建業說一句你辛苦了,她才算終於修成正果,得到了個大眾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
直到21世紀,廣受歡迎的苦情戲還是這麼演的。可是,憑什麼女人就得去苦情戲裡當主角呢?
王建業帶孩子可憐,那麼多婦女帶了那麼多孩子,誰又說一句她們可憐呢?不是都隻會說——哪個女人不是這麼過來的嗎?
嗤,真尼瑪諷刺!
“楊主任非要解決這件事。”林月英頓了頓,“我建議王建業同誌找個沒孩子的好人家,把外甥送走。”
楊豔貞:“……”病秧子沒人要的好嗎!
林月英挑眉:“不然,你要秀芬回去帶外甥?”
楊豔貞連忙擺手:“不行,秀芬不能回去蹚渾水。”
林月英滿意的點點頭:“我看楊主任還是有覺悟的。隻是有時候好心不一定能辦好事。我們做工作的時候,該狠得狠。到底保障婦女權益才是我們的本職。男人家的事,他們自己解決去吧。”
楊豔貞好笑:“我告訴你,你可彆把我當階級敵人。你得知道,秀芬娘家……”她看了眼林秀芬,無奈的笑笑,“戶口又暫時在鄉裡上不來,她孤身一人,會很艱難的。要不,你跟你屋裡江順川說一聲,把秀芬招工算了?那她人在集體宿舍住好,這事我也不必管了。”
林月英翻了個白眼,招工那麼好招,江順川至於打林秀芬的主意搞曲線救國?不過楊豔貞考慮的有道理,在林秀芬戶口卡在農村這段時間裡,她不能失去庇佑。
兩個婦女乾部的經驗都很豐富,自然知道在農村裡,大概率認拳頭而不是道理。站在楊豔貞的立場上想,林秀芬不可能一直躲在二造,她終究得回農村生活。那吳友妹的問題就逃不開,隻能直麵。
倒是打著歪主意的林月英想法不同,林秀芬回農村有麻煩,那彆回去了唄。改嫁它不香嗎?
王建業的家務,楊豔貞暫時找不到突破口。隻得拍拍林秀芬的肩,先回家休息去了。江順川今天依然沒回來,林月英摁住林秀芬,獨自拎著菜籃子去公共廚房做晚飯,不意外的聽了滿耳朵的爭論。
輿論在漸漸向王建業傾斜,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林秀芬應當回家解救可憐的、獨自帶個病秧子毛毛崽的困境。林月英嘴角噙著笑,你們說吧說吧,說得越難聽,林秀芬心裡越委屈,便越會跟王建業恩斷義絕。
刺啦一聲,雞蛋滑入鍋中,炸起了陣陣濃香。林月英心情愉悅的想,這孩子,很可能是我們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