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禦花園離開,夏祈音就去見了段延慶,不曉得兩人談了什麼。夏祈音離開後,段延慶又請了擺夷族的族長相見。第二日段氏就對外宣布,太子登基後將迎娶刀白鳳為後。
聯姻乃是兩姓之好,段延慶既要娶刀白鳳,借此得到擺夷族的支持,必然要尊重擺夷族一夫一妻的習俗。
“段公子果真允諾了擺夷族隻娶一妻?”
“以刀白鳳的品貌加上擺夷族的地位,段氏要與之聯姻的人總不能太磕磣。段正明已經有了王妃,段正淳雖未成親,紅顏知己卻不少。刀白鳳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段延慶是最好的選擇。段延慶此人並不重女色,隻要有利於他的皇位,彆說讓他隻娶一妻,不娶妻他都能答應。”
夏祈音想了想忍不住笑道:“他原是飄零江湖,孤苦一生之命。我保了他的皇位,還將他本該求而不得的白衣觀音送到了他麵前,可真是人美心善啊!”
“隻人家心中未必這麼想。”李布衣提醒道。
在段延慶眼中,夏祈音是救了他,但救他是有利可圖。他可不會知道沒有夏祈音的幫助,自己將會遭遇什麼。
“他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彆犯糊塗,不要忘記自己承諾的事情,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以為你會在乎。”
“我隻做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隻要我認為自己做對了就夠了。”
李布衣看著她自信的笑容,心情複雜。她於世人有悲憫之心,卻又如置於高台上的神明,並不融入其中。專心求自己的道,不為外物和艱險所阻礙,委實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家夥。
段延慶的登基典禮,倒是意外順利。段延慶與高升泰父子已達成共識,如今又得到了擺夷族的支持,旁人也不敢這時跳出來鬨事。
夏祈音悠閒的圍觀了這場小型登基典禮,可李布衣知道她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悠閒。在某方麵來說夏祈音與李布衣是一類人,他們都是十分精算的人,不過是算的方式不一樣。
夏祈音是個習慣將一切掌控在手中的人,為了這場登基典禮可以順利,李布衣在典禮上發現了不少夏祈音的人。除卻明麵上步步相隨於段延慶左右的甲乙丙丁,登基典禮中至少還有五名高手隱匿在侍衛宮女中,以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
李布衣道:“大局已定,你是不是太謹慎了一些?”
“小心駛得萬年船,且我這也是實踐實踐。他日小師兄的那場排場比之今日必然盛大數倍,拿這場小的排演排演也不錯。”
一般來說,沒有人會在新皇登基典禮上做什麼手腳。然凡事也有例外,夏祈音與趙昉這些年可做了好些招人嫌的事情。
遼、金、蒙、吐蕃、大理,包括大宋朝廷內部,有的是人不希望趙昉上位。在他們眼中,大宋的皇帝就該是小綿羊,而不是狼。大宋前幾位皇帝登基無人鬨事,不表示他日趙昉也能夠順順利利。
就如西漢之初,文景二帝休養生息除卻國庫日豐,也養出了一些朝廷的安逸之風,故有人不願熱血銳利的漢武帝上位一樣。本朝前幾位皇帝在任時,風氣過於綿軟,習慣了安逸的文武大臣並非人人樂見一位鐵血君主上位。
“你想的倒是挺長遠!”李布衣感慨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段延慶登基後,夏祈音就準備離開大理,並不打算留下來參加他與刀白鳳的婚禮。不過臨行前,夏祈音備了一份禮物給刀白鳳,以賀其婚。
夏祈音的禮盒之中是一本武功秘籍和一張精美的帖子。刀白鳳也是習武之人,送一本武功秘籍倒也合適,令刀白鳳不解的是那張帖子。那是一張入學邀請貼,拿著這張帖子,刀白鳳可以送任何一人入白玉京求學。
刀白鳳不知道夏祈音為何要送她這樣一張帖子,但她總覺得這位行事詭譎的漢人少女做事似乎總帶著目的,猶豫了一番後,還是選擇將那張帖子好生收好,並沒有告訴其他人。
城中之事了結,夏祈音走之前又去了一趟天龍寺。
此番天龍寺之行,夏祈音不僅見到了一燈大師,還見了上次避而不見的方丈本因和他三位本字輩師弟本觀、本參、本相,及正好來寺中參悟佛法的鎮南王段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