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2 / 2)

(被滅國的韃靼:我謝謝你嘞!)

又一想到四國被方言欽覆滅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很多前朝的、因為本朝開國至今實力一直不濟、所以一直不願臣服的附屬國,紛紛派遣使臣到京城來,表示願意臣服大乾的事情,他們的腰杆瞬間就挺得更直了。

綜上,其實有一位這樣的光靠武力就能威懾四方的君主,好像、大概、似乎也很不錯的樣子。

至於什麼政務,什麼民生,交給他們就好了。

要不然朝廷養著他們這些官員做什麼。

想到這裡,他們也都認命了。

至於秦言欽以前做過的賣官鬻爵,偷盜考題的事——他以後都是皇帝了,天下都是他的了,所以哪還用得著再去賣官鬻爵,偷盜考題?

就這樣,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回城了。

既然元平帝想聽,方言欽自然也樂得將一路上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趣事一一說給他聽。

當然了,也是因為作為元平帝跟前的新紅人的,有了隨侍在龍輦左右的資格的謝溫綸,這會兒正豎著耳朵聽著他說的話呢。

所以他怎麼會錯過這麼好的一個開屏的機會呢。

以至於直到回到皇城,他都還沒有說完。

不過好在接下來的內容和朝政也有一定的聯係,所以他索性也就繼續說下去了。

“……高麗那邊隻想俯首稱臣,不想徹底投降,侄兒沒答應,就帶兵又去高麗轉了一圈,現在他們都已經老實了。”

“倭國想把他們的降兵贖回去,侄兒答應了,但也提出了兩千萬兩的戰爭賠款,倭國拿不出來,侄兒就讓他們把國內的礦產和未來百年的關稅全都抵給我們了,另外,侄兒還準備在倭國駐軍兩萬,保護他們的安全,當然了,軍費什麼的都由倭國那邊提供。”

“最後是殘元和韃靼,侄兒把他們一半的遺民遷進了關內,又從關內遷出了幾萬百姓去草原,等過個幾十年上百年,三族血脈相親,他們也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草原之上,就再沒有大乾、殘元和韃靼之分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多月前四國就已經投降了,他卻一直拖到現在才班師回朝的主要原因。

說到這裡,方言欽躬身便拜道:“當然,這些並不是侄兒一個人的功勞,侄兒也就是動了動嘴皮子,真正辦事的都是孫老將軍他們。”

聽見這話,元平帝當即說道:“好好好,賞,都有賞。”

說著,他轉頭看向總管太監。

總管太監見狀,當即招來一名小太監,從他手上捧著的托盤裡拿過一卷聖旨:“安定門提督孫安康,宣武門提督李公演……接旨!”

聽見這話,黑了十度不止的孫安康等人連忙出班跪在了地上。

總管太監:“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聞褒有德,賞至材,爾安定門提督孫安康,宣武門提督李公演……,宿衛忠正,功勳卓著,宣德明恩,以安社稷,特進孫安康為淮安侯,李公演為臨安侯……,欽此!”

淮安侯,臨安侯……

孫安康等人激動地就連放在地上的手都顫抖了起來。

他們戎馬一生,求的不就是一個封侯拜相嗎。

而現在,有了這個爵位,至少他們子孫五代的富貴有了。

所以他們忍不住哽咽著說道:“謝皇上,謝王公。”

沒人追究他們在謝恩的時候,將方言欽和元平帝相提並論的事情,有的隻是心情複雜的人。

比如某些勳貴舊臣,他們是主動投靠的元平帝,後來見元平帝對他們愛搭不理,他們就又投靠了那些皇子,甚至主動幫著那些皇子陷害秦言欽。

他們為的就是搏一個從龍之功,能夠庇蔭子孫後代。

正因為如此,在聽說孫安康四人真的被三皇子他們騙到京城的時候,他們也不同情他們,隻覺得他們愚不可及,都過了二十多年了,還惦記著仁端太子的那點小恩小惠。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元平帝是真的準備將皇位傳給秦言欽。

也沒有想到秦言欽不僅不是個廢柴,而是個天生的將才。

於是那些皇子就這樣都被元平帝圈禁了,連帶著他們彆說庇蔭子孫後代了,能保住現在的榮華富貴已經是奢望了。

因為想想也知道,元平帝和方言欽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而他們原本根本看不起的孫安康四人,卻都搖身一變,成了侯爵。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方言欽顯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新帝了——元平帝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封他做太子,不過是因為太/祖皇帝在位的時候曾經立下過規矩,皇子要及冠之後才能封為太子,也就是說孫安康四人以後自然也就是新帝的心腹了,他們的榮華富貴才剛剛開始。

所以他們的心情能不複雜嗎?

不過方言欽可不關心他們現在是個什麼心情,他更關心那些清流文人。

所以一下朝,他就直接問道:“皇叔,當初那些試圖逼宮的官員,你打算怎麼處置他們?”

不是方言欽心眼小。

這些清流文人和左相他們可不一樣,左相他們是為大乾的江山著想,才千方百計地想要阻止他上位,可是那些清流文人,很多是覺得方言欽打了他們的臉,所以不分青紅皂白,也要把他拉下馬。

而且方言欽可不是沒有給過他們機會。

彆忘了,審二公主的案子的時候,他僅僅隻是讓他們去旁觀了一下而已,事後也是為了朝局的安穩,沒有問罪於他們。

結果他們倒好,蹬鼻子上臉,連殘元入侵這樣的事關國家安危,百姓生死的事情都能拿來做筏子威脅元平帝。

之前不處置他們,純粹是因為沒騰出手來,現在大乾外患已除,要是再不給他們一個教訓,他們恐怕真的能上天。

元平帝隻說道:“已經有章程了。”

“鬨的最嚴重的那一批人,還有和彭家有勾結的人,直接罷官,交由刑部問罪,其他人全都貶到偏遠一點的地方去做官。”

“至於空出來的官位,我準備趁著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勝,加開一次恩科,把進士錄取名額從原本的兩百六十名增加到四百名,算是補上去年科舉時減去的那些名額。”

去年的科舉,因為大皇子他們相互攻訐,導致會試兩次閱卷的錄取人員有三分之一的差彆,當時元平帝為了平衡朝局,隻能快刀斬亂麻,隻錄取了兩次閱卷都上榜的士子。

元平帝心裡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情,畢竟那些舉子寒窗苦讀幾十年,隻差臨門一腳就能越過龍門了,結果卻因為皇家的那點糟心事,害得他們又要浪費三年時間,所以他心底一直過意不去。

好在現在能彌補回來了。

方言欽笑了:“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