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利潤並不大,三袋麵粉也就是一百五十元、而一隻羊則按照800算也不過是五倍利潤。
不過賣給乞顏部外麵的部落倒是可以增加一點價錢,比如四隻羊十袋、隻打包出售拒絕分拆。
巴圖把自己心中的價錢告訴胡勒根後,胡勒根非常的讚同這個打包出售的方案。決定後巴圖便把這件事委托給了胡勒根,讓他組織商隊。
因為部落如今沒有錢購買新麵粉,所以先用這些存貨麵粉進行販賣。等周轉開資金再補上,這是如今唯一的方法了。
為了保證發生意外軍隊也不會斷糧,胡勒根隻準備先販賣五天的口糧一千袋麵粉。這次主要販賣的目標就是乞顏部內部牧民,等市場飽和後胡勒根才會對外發展。
麵粉突然放開銷售讓牧民們很是興奮,因此第一天就賣出了三百袋麵粉。主要購買之人都是鐵木真的部眾,因為他們部落也有這種東西。
雖然老營內的麵粉隻供應士兵,但是牧民們偶爾也能夠品嘗一些。就算沒有吃過的,他們也天天能夠聞到氣味、看到過樣子。
下一步胡勒根就準備運糧到主兒乞、答裡台等營地進行推銷,幸好當初巴圖購買了牛車、蠻牛、不然運輸也是一個問題。
巴圖購買的牛車都是專門運輸的,因此在容量上要比草原的勒勒車大很多。每輛車都可以容納十袋麵粉,而巴圖營地共有三十輛牛車。
因為第一天就賣出三百袋,所以巴圖的資金已經周轉開。一百隻羊共販賣了八萬五千元錢,補充完軍糧後還餘下三萬五千元。
為了擴大生意巴圖把這三萬五千元都購買成麵粉,七百袋麵粉加上之前剩餘的共有一千四百袋麵粉。
這時候巴圖的商業思路也已經展開,除了麵粉巴圖還可以購買紅薯、麻布等東西。這可是能夠賺大錢,尤其是紅薯更是能讓部落不再有餓死之人。
毫不客氣的說:紅薯的出現能夠改變這個部落,有了紅薯的部落發展力明顯會比其他部落增長百分之十。
草原人什麼最重要?人口、鐵器、馬匹、糧食、牲畜最為重要,而如今最欠缺的就是人口與糧食,剩餘的東西巴圖已經讓乞顏部不再缺少。
而隻要糧食足夠,那麼人口自然就能夠快速增長。麵粉很貴不是人人都買得起,但是紅薯則不同。
這東西不但好吃而且價格非常的便宜,交易器價格是一千元一噸、也就是一斤才五角。如果讓巴圖賣則是十隻羊一千公斤,他會從中賺取八倍的利潤。
雖然巴圖如此做心卻是黑了一些,但是牧民們絕對買著開心。因為一隻羊就能換取二百斤紅薯,而二百斤紅薯足夠他們全家吃一個多月。
雖然紅薯相比麵粉而言會難吃一些,但是巴圖猜測牧民們絕對會優先購買紅薯。不為彆的就為紅薯換的數量多,而且這東西還比較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