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年春,鐵木真率領二十萬乞顏部精銳騎兵橫掃整個泰赤烏南部,泰赤烏部首領塔裡忽台急忙帶領部眾北撤。
不過由於牧民人數太多且物資拖累的緣故,塔裡忽台在貝爾湖東部沿岸被鐵木真追上並且殲滅。
本來塔裡忽台不至於如此不濟,主要是他一遇到襲擊便心慌意亂的下命令撤退。這就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和塔裡忽台在一起的還有主兒乞部的撒察彆乞。
此役中撒察彆乞與塔裡忽台都被鐵木真的手下俘虜,對於這二人鐵木真對他們判決的絞刑。
在戰役中鐵木真也收獲幾名大將,他們分彆是木華黎、納牙阿、哲彆、赤佬溫。
到現在為止,鐵木真後世仗以縱橫天下的四俊、四弟已經齊全,四傑中也僅僅剩下訶額侖的養子博爾忽。
其實博爾忽如今已經在鐵木真的帳下,隻不過他的戰績還不足以他擔任四傑這個稱號。
值得一說的是無論是四傑還是四弟中都沒有巴圖的名字,無論是乞顏部還是草原的其他部落他們都認為巴圖已經是僅次於鐵木真的草原英雄。
英雄是不可能屈服於其他的英雄之下的,巴圖與鐵木真如今的關係僅僅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巴圖已然獨立,鐵木真已經沒有資格吩咐巴圖做什麼事情。
尤其是巴圖向世人展現出他的軍事實力之後,草原何人還敢小看於他?強大的塔塔爾人幾乎就是巴圖一人拖垮的,這可是五大兀魯斯之一的塔塔爾部啊!
雄鷹已經開始展翅,巴圖已經亮出他那鋒利的爪牙。
相比較鐵木真、巴圖的高興,劄木合此時非常的焦急。如今的形勢對他已經不是不利了,簡直就是把他在往死路上逼迫。
如今巴圖的五萬正規騎兵已經限製住他的兵馬,而鐵木真也帶著二十萬騎兵正朝他們這邊趕過來。
劄木合明白此時硬拚是不行了,他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帶領著士兵進行逃亡。其實如今劄木合手下的士兵還是不下於十萬的,不過這十萬騎兵過於分散了。
現在劄木合直接掌控的士兵隻有六萬,而他麵對就是紮那率領的五萬科爾沁騎兵。
距離鐵木真來到這裡還有三天的時間,劄木合知道自己那四萬騎兵靠不上了。一旦遇到鐵木真他們百分之九十會選擇投降,所以劄木合決定率領這六萬騎兵逃往草原中部。
擺在劄木合麵前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投降、一條是硬抗。硬抗的話那是必死無疑,而投降劄木合有些不甘心。
雖然劄木合與鐵木真是結拜的安答,不過在幾年前鐵木真還需要求他、現在鐵木真已經強大到要統一整個蒙古部。
這樣強力強烈的反差讓劄木合如何甘心?曾經的綿羊如今居然成為自己的頭狼,劄木合決不會順服與鐵木真。
這就是劄木合要前往中部草原的主要原因,前往中部後劄木合也需要進行選擇。要麼投降克烈部、要麼投降蔑兒乞人、要麼在北部大草原慢慢修養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