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兒大王,趕快撤吧!他們這是朝我們來的啊!”哲彆一眼就看出這支背後出現的克烈部騎兵不懷好意。
“操他老母的,我們來幫他們打仗他們居然這樣對待我們,來人!傳我命令全軍撤退。”哈撒兒呼嘯一聲便帶著親衛開始往蒙古汗國邊境狂奔而去。
哈撒兒的命令讓海日古愣住了,由於他處於正麵戰場所以並不知道包圍圈後麵出現針對他們而來的克烈部士兵。
就是因為這一楞和不知道戰場局勢讓他失去撤退的最佳時機,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克烈部騎兵已經把他們包圍在裡麵。
二十萬西夏士兵加十餘萬克烈部騎兵,讓海日古以及哈撒兒沒有來得及撤退的士兵插翅難逃。
哈撒兒也不是不想拚搏一番,但是這幾乎是必死的路。與其這樣全軍覆沒還不如抓緊時間撤退,這樣好歹還能夠撤出一些士兵。
最後的結局確實是哈撒兒帶出三萬士兵,但是五萬科爾沁騎兵與七萬蒙古鐵騎卻是深陷其中。
誰都沒有想到克烈部居然會和他的仇人西夏聯合,其實這一切都是西夏的陰謀。這次帶兵來的並不是王汗而是他的兒子桑昆。
桑昆其實在和王汗走失不久就被西夏軍隊俘虜,之後王汗被海日古救出後。王汗因為感恩的原因曾經有意把克烈部汗位傳給鐵木真,就是這個事情才是桑昆幫助西夏的主要原因。
在桑昆的眼中鐵木真才是他最大的仇人,至於西夏則可以先放一邊稍後再說。至於桑昆為什麼會相信西夏人的話,其實這是很早就積累起來的矛盾造成的。
桑昆一開始就很看不慣鐵木真,就是因為鐵木真與巴圖兄弟太過於優秀導致王汗經常感歎如果他能夠有鐵木真這樣的兒子就好了。
因為有這樣的案例再加上一些克烈部牧民的謠言、西夏人的挑撥和一些利益上的誘惑,這讓桑昆開始迷失方向幫著西夏攻打起蒙古人來。
這十餘萬的克烈部騎兵都是桑昆用自己的名義收攏起來的,他收攏這些騎兵可比王汗方便的多。
畢竟西夏方麵本身就俘虜了那麼多的克烈部牧民,本來這些牧民在戰後都是需要交給乃蠻部的。
不過此時這些牧民既然有更大的作用,那麼乃蠻部什麼的隻能靠邊站了。
其實此時王汗已經知道桑昆的計劃,他和桑昆也已經有過接觸。雙方見麵後很不友好,但是桑昆畢竟是王汗的親生小子。
所以王汗最後選擇觀望態度,對於桑昆的做法就當做不知道。他現在就是專心去收攏已經走散的牧民,至於蒙古方麵他自然也不會去幫忙。
因為七萬蒙古鐵騎和五萬科爾沁精騎並沒有在一起,所以他們隻能各自突圍各自的根本就不能聯合起來。
如果不是這樣海日古還是很有信心待大部分騎兵出去的,現在?現在能夠突圍出一萬他就要謝天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