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那率領著十五萬科爾沁精騎已經和金國的二十萬鐵騎處於麵對麵的對峙狀態之中,和金國統帥胡沙虎害怕的心情不同紮那的心中充滿了鬥誌。
“兄弟們今天就是我們報仇雪恨的日子,金國欺壓我們百年的仇恨將在今天徹底洗清。金國再不是我們懼怕的那個金國,而我們也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草原韃子。”
紮那在決戰之前開始鼓舞士氣,雖然科爾沁是各個草原部族聚合而成,但是他們都對金國有很大仇恨。
“報仇雪恨!報仇雪恨!”科爾沁勇士們用自己嘶啞的喉嚨憤怒的呐喊道。
“拔出你們複仇的利刃,給我衝鋒!”紮那拔出自己的佩刀一指正前方的金國騎兵方陣大喝道。
“殺啊!”科爾沁精騎們待紮那的話落下後便如同離弦的弓箭一般衝了出去,十五萬騎兵一起衝鋒的威勢無疑是非常強大的。
那鋪天蓋地的洪流僅僅是看一眼都感覺到膽顫,地麵更是劇烈的震動起來。還沒有準備好的胡沙虎看到這種情況,隻能傳令騎兵衝鋒。
此時金國的鐵騎已經不是當年縱橫亞洲的金國鐵騎了,現在的金國騎兵們大多都是貪圖享受、貪生怕死之徒。
當然也不全是這樣的,但是大部分士兵和統領都是如此。這種情況下還能指望那些忠勇之徒如何奮力殺敵,這就是所謂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戰爭一開始就注定金國必定會失敗,裝備、士氣、將領等等金國都處於弱勢,金國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就是比科爾沁多五萬騎兵。
不過這五萬騎兵在如今看來並沒有什麼作用,雖然二十萬金國鐵騎全部衝鋒但是他們的內心是畏懼的。
和他們天差地彆的是科爾沁騎兵,科爾沁騎兵的臉上掛著興奮、嗜血的目光。
當兩軍撞在一起的時候,衝在最前麵的士兵差不多全部陣亡。騎兵與騎兵的衝鋒,前麵的士兵幾乎是必死無疑的。
當然如果巴圖在前麵打頭陣則例外,有他的契型陣幾乎是無敵的。其實這次來的時候巴圖就知道十五萬騎兵能夠回來十萬就算好的,畢竟這次是麵對麵的衝鋒。
無論你的士氣多麼的高、裝備多麼的好,隻要不是敵人崩潰那麼死傷重大那是必然的。雖然明白死傷慘重但是這次戰爭巴圖不可避免,他需要震懾金國一次。
這一次至關重要,如果巴圖用少於金國騎兵數量的鐵騎全殲金國鐵騎那麼巴圖敢保證近幾年金國絕不敢冒犯科爾沁。
簡單來說巴圖就是要打痛、打怕金國,要讓金國給出巴圖協助鐵木真統一草原的時間。一旦草原被鐵木真統一,那麼距離金國的死期就不遠了。
因為這一次是總決戰,所以紮那與胡沙虎都不能衝鋒在最前麵。否則一旦主將陣亡,那麼整個隊伍必將士氣大落。
居坐在最後麵的兩軍統帥此時的心情相差不多,紮那是因為心痛士兵的傷亡而憂心而胡沙虎則為如何逃命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