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三十萬的募兵上限巴圖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兵在精而不在多。這次正好能夠重新整合一下自己的軍隊,三十萬這個數量正合適。
這三十萬的士兵巴圖準備留下二十萬的科爾沁騎兵,五萬的近衛軍、五萬的重步兵。不過為了增加重步兵的進軍速度,巴圖準備製造戰國時代的戰車。
反正草原上的駿馬無數,巴圖絲毫不必為缺少駿馬而憂愁。重步兵是將來蒙古汗國必不可少的兵種,因為將來的敵人都是擁有城牆的。
關於裁撤的士兵巴圖也是有用的,他們將全部轉化為預備役防守城鎮,將來前線缺少兵員就可以從這裡補充。
就在巴圖思考自己三十萬士兵事情時候,鐵木真也宣布完冊封的貴族們。
這時候庫裡台大會也基本完成了,在哈撒兒他們這些王爺走的時候鐵木真讓他們儘快的訓練士兵準備好兩年後進攻金國的準備。
兩年是鐵木真初步定製的時間,如果兩年後沒有準備好或者一年後金國發生大事情鐵木真還是會修改時間的。
相比較哈撒兒他們巴圖走的比較晚,一是自己的領地距離比較遠這一次離開後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看到訶額侖夫人,第二就是自己的三千親衛還沒有回來。
一個三萬人的大部落遷移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做完的,尤其是在某些人刻意破壞下。
關於那些盜竊這已經全部被近衛軍的千夫長砍下頭顱,他們將和他們的首領闊闊出埋葬在一起。
本來按照巴圖的意思是不埋葬的,但是後來想想闊闊出無論怎麼說都是為蒙古帝國做出過貢獻的。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巴圖讓人在他領地的原址上建立起一塊墓碑,而他的身後就是那些幫他實施搶劫、盜竊的士兵們。
三萬人的遷移共用了七天的時間,這還是因為鐵木侖的領地距離比較近的緣故。
這七天的時間巴圖一直在陪伴訶額侖夫人,不可否認訶額侖已經老了,他沒有當年巴圖第一眼看到她時候的那種風韻猶存。
現在的訶額侖夫人隻是一個慈祥而又囉嗦的老太太,在她的臉上依稀能夠看到當年絕美的麵容。
這七天的時間裡巴圖也和鐵木真進行過幾次交談,交談的內容無非就是金國和蒙古帝國將來的國策。
每當巴圖談起西方的花剌子模、古爾王朝、阿拉伯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等等國家的時候,鐵木真的眼睛裡都散發出征服的神色。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這句話是鐵木真最喜歡的,從他第一次從巴圖的嘴裡聽到開始就如此。
不過想要征服整個世界是需要強大實力的,鐵木真就是準備用自己的一生來努力完成這個目標。
這句話同時也把鐵木真的心思放到外麵,如若不然他一定會儘全力的打擊巴圖這些王室宗族。
而知道外麵世界多麼廣闊的鐵木真不會再用狹隘的眼光看國內,外麵世界都在等著他們征服,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整治國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