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1 / 2)

事情的發展走向一如安華所猜測的那般。

第二天,她一大早來到運輸公司。還沒進去裡麵,就在外頭被賴國青的父母給堵住了。對方堵住她不為彆的,為了要錢。

安華站在運輸公司門口,看著眼前這對滿臉滄桑的五十歲中年人,心裡卻生不起一點兒同情。

“安隊長,我家國青還是運輸公司的職工。他現在出車禍了,醫藥費求求單位幫忙墊付吧!”說話的是賴國青的母親。這位中年婦女大聲嚎叫過後,就直挺挺地跪了下來。手還不忘拉著丈夫一起跪。跪下來還不算,看那個樣子,還想著磕頭。

安華立刻跳開,看向保衛室的值班人員:“小羅,這兩位暫時彆讓他們進公司。”

說著,安華躲過了中年女人的抱腿動作,快步朝運輸公司裡麵走去。今天她是自己坐公交車提前過來的。沒想到就遇到這兩人。看來,醫院那邊的情況不容樂觀。醫藥費那私人車隊是真的不想掏。

賴國青的父母見安華就這樣絕情地不理會他們。直接癱坐在運輸公司門口就嚎叫了起來。

運輸公司所在的地方雖然是南花市的郊區。不過,這邊工廠多。附近就有一個小型的集市。所以,人員來往比較多。這兩人一大早就這樣鬨騰。把那些出來買菜、買早餐的人都吸引了過來。

大部分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免指指點點起來。有那些熱心的,更是圍著門口值班的小羅。要他把運輸公司的門打開。讓他們進去找運輸公司的領導評評理。

接下來,無論是誰來公司上班,都不免被賴國青的父母給拖住。

等上班鈴聲響起的時候,安華一出來,就發現好幾個司機還沒到派單大廳。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在門口進不來了。

“安華,你要不去大門口看看?那幾個司機都在門口呢!”

安華搖搖頭:“先把今天的運輸單派完先。”

這種過來要醫藥費的,不會那麼容易打發掉。這事兒從規矩上來說,跟公司沒關係。隻是從道義上來說,怕是很多人都認為運輸公司應該出這醫藥費。這就要看孫海那邊怎麼決定了。她已經把這事兒彙報給孫海。最後做決策的人就是孫海。

孫海這時候也在自己辦公室十分煩惱。

這種停薪留職在外麵開私人貨車,然後出車禍的事情。其實不止他們運輸公司發生。他聽說的,省內就出現了好幾起。不過,被牽扯進去的國營運輸公司,隻有沒有責任的。最多就送兩罐麥乳精過去,就算是儘了單位的心意了。

隻是這次賴國青的事情看著棘手,不知道該怎麼處置好。這事情在他們運輸公司是第一次發生。怎麼處置,關係到以後的同類型事件的處理方案。他不能憑自己的喜好來處理。必須跟其他單位的主任以及上級領導探討這個事情。

因為孫海慎重的態度,這事兒一上午過去,也沒有一個結果。有些司機,估計是想到了自身。最後就找到了安華:“安隊長,這事兒要怎麼解決,單位有個準話嗎?”

安華知道來人是一片好心。隻是以目前這種形勢來看,要是他們單位真的出錢出力給到了賴國青。那麼,以後將會有更多的私人車隊,不把司機的命當命。反正有國營運輸公司在後麵給他們單位的職工兜底。

這才是安華拒絕直接見賴國青父母的原因。反正賴國青人在醫院是安全的,暫時不會出問題。

安華已經準備把這個案子作為一個典型,給那些整天想著賺大錢的司機降降溫了。在這樣盲目地野蠻生長下去,整個私人車隊的市場怕是要被極少數不講規矩的人給搞垮了。

孫海這邊的動作十分迅速。在詢問了省裡幾個相熟運輸公司的操作過後。他最終決定,不給賴國青墊付醫藥費。單位財務支出這一塊,會提供給他100塊的人道救助。

看著被工會工作人員帶去會計室領錢的兩個中年人。就短短幾天的功夫,好像又老了幾歲。安華看著都為他們的未來感到擔心。

這賴國青現在還在醫院躺著,恢複時間要大半年。身體恢複後,也不能再從事貨車司機的工作了。好在,現在經濟一片向好。隻要肯乾,總是有出路的。

這個事情,在一周後,征得賴國青一家三口的同意下,被寫在了《三南運輸雜誌》的頭版頭條。

這本雜誌,最主要的受眾是三花省內所有的國營運輸司機。大部分司機看到了關於賴國青的事情後,都把那顆想拚命跑車賺錢的心給按捺了下來。即使以後在偷偷摸摸去跑私車,也不敢跑太長的時間不休息。

安華知道自己的能力還不夠,隻能從雜誌這邊下手,讓司機們多一點保護自己的意識。

不過,即使司機們收斂了自己的動作。但是,省裡很快也下發了文件,要整頓運輸市場。

最近這兩年,私人車隊掛靠國營單位運營的情況開始出現。全國範圍內,除了三花省,各大城市,特彆是沿海一帶的城市。私人車隊的現象十分普遍。而部分私人車隊,就存在著讓司機疲勞駕駛,換取更高利益的情況。

這個車禍不止發生在賴國青身上,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個同類型的賴國青。部分私人車隊出事故後,就把受傷的司機丟在醫院不管。讓他們原單位來付醫藥費的行為及其惡劣。所以,省裡直接下發了通知。要求司機不得辦理停薪留職手續後,繼續從事機動車運營活動。

這就意味著,很多司機在這個時候隻能做出選擇。要麼繼續回來國營運輸公司開車,保住鐵飯碗。要麼就從國營運輸公司辭職,專門開私人貨車。

安華作為車隊的隊長,接到這個通知後,立刻把車隊目前一共八個辦理過停薪留職的司機叫了過來。還剩一個賴國青,目前在醫院躺著。

“叫你們過來是為了什麼,相信你們都聽到風聲了吧!”

派單大廳裡麵,下午時分,這裡幾乎沒有司機停留。

安華平靜地注視這眼前這幾個司機。隨便看兩眼,就能發現這幾個人這段日子過得很忙。忙到眼下的黑印子十分明顯。

已經長出幾條白頭發的老黃重重地點頭:“知道。”

他們這些在外麵跑私車的司機,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關於省裡要整頓私人車隊的事情,他們都聽說了。放到他們麵前,隻有兩條路。要鐵飯碗,還是要錢,就是這麼簡單。

而老黃,顯然不是個糾結的人。

“我等一會兒就去辦理離職手續。”

安華一點都不意外老黃的選擇。她都聽說了老黃掙錢,不會願意放手的。“你們幾個呢?”安華把目光看向其他人。特彆是那四個跟著賴國青一起辦理停薪留職的小年輕。四個人都一副憔悴樣子。

這幾人就站在那裡不說話,好一會兒,終於有一個小年輕說道:“我回來車隊。”

安華明白了,除了這個外,其他人是想繼續跑私車了。

“行,你們待會兒一起去找人事部門辦理離職手續。以後在外麵開車,記得多注意道路安全跟自身的安全。多休息,彆拿身體健康換那點錢。”

雖然囉嗦,不過安華還是帶著些告誡的意味,跟這些司機說了些注意事項。

“有可能的話,找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私人車隊吧!”

這是安華最後給他們的忠告。這幾個人以後是蟲還是龍,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至於在醫院的賴國青,出了這個車禍後,知道自己的身體大不入如前,當然不敢辭職。

這個清退停薪留職司機的行動,最後一通下來,整個三花省的國營車隊流失了少部分司機。大部分還是看重了鐵飯碗的好處,不敢離開。

整個三花省的國營運輸車隊,再次進入了一個穩定的局麵。

安華卻開始著手建設自己車隊的事情。

要拉起一個車隊,最起碼得有一台車在手,然後有一個可以掛靠的單位。這樣,貨車才能合法進行運營活動。

安華開始計算自己手中存了幾年的錢,看看到時候能不能弄到兩台貨車。她其實已經接到了風聲。很快,全省的車隊將要進行資源整合。這清退停薪留職司機,隻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整個三花省有很多支國營車隊。但是,這些車隊所在的城市,卻不像南花市這樣到處是工廠。有部分以農產品生產為主的城市,他們的車隊經常是沒有運輸委托單的。少數的單子,也被私人車隊給搶走了。

因為私人車隊要價的運費比較實惠,速度快,態度又好。越來越多的工廠都喜歡跟私人車隊下單。而且,現在的私人車隊,很多司機,其實就是從國營車隊裡麵跳出來單乾的。這樣一來,他們的信譽能有保障。貨主不怕他們把貨給拉跑了。

周六下午,紀明城從省裡回到家裡。就看到安華正在房間裡麵,拿著家裡的存折跟賬本在算賬。兩個孩子則是在隔壁嶽父母家裡。那笑聲,透過院牆傳了過來。

“安華,剛放假,怎麼拿著賬本不撒手。晨晨跟暖暖也肯放開你啊!”

紀明城說笑著,把從省裡帶回來的一箱水果放到了客廳。家裡的兩個孩子,特彆黏安華這個當媽的。隻要安華放假,基本上是不肯離開她一步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