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走自己的路(1 / 2)

沈夢林比他們知道的更多。

雖然他是個鄉下來的學生,但是外掛經曆豐富啊。

從外掛中他能清楚地了解戲文係學生的未來。

想了解戲文係的就業情況,就得知道一句話:

在“戲文”圈有一句名言: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學戲文。

很多人畢業之後當了編劇,卻如同進了地獄,身心受著各種煎熬,平時看的是經典名作,寫的是垃圾玩意兒。每天踩在自己製造的垃圾堆上,望著璀璨的星空、浩瀚的宇宙。就算是學理論,也隻能學到大師的皮毛,時不時拿出來溫故下,聊以自慰。

外行人覺得是個人、會寫字就能當編劇。不就是寫劇本嘛?不就是編故事嘛?不就是看誰嘴貧嘛?可實際上,沒有頑強的心理素質,三個月編劇都當不下去。

大量的全職編劇還掙紮在溫飽線上,為著可憐的稿費,燒腦煩人的要求而繼續工作著。

就業環境有多差,就不必多說了。

進入影視圈的戲文畢業生被迫當槍手,為了討個作品署名,一般得花上個三四年的時間,久的話可能需要七八年,而這些明明是你應得的。如果你沒能捱過這段所謂的考驗期,那前麵付出的精力真的都付諸東流了。

就算終於有了可以署名的機會,你還有三四年前、七八年前的心力嗎?你的創作習慣還健康嗎?你的創作熱情還充沛嗎?究竟是你想去創作,還是任務逼著你去創作?

甚至到了後來,隨著各種神劇、戀愛劇的怪異流行,一個能接到酬勞正常、甲方要求正常、製作團隊正常的活的編劇是鳳毛麟角。戲文畢業生是災民的一員而已,因為還有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搶”救濟粥喝。

所以沈夢林道:“明白,我們就是小媳婦,得慢慢的熬,熬到年齡了,圈子裡的人都混熟了,我們也就熬成他們了。”

張建笑著道:“看來夢林一頓酒就活明白了,咱們現在就是接項目,混資曆……”

沈夢林沒多說。

隻是淡淡的點頭。

古往今來哪個才華橫溢的人想要出頭,不都得有貴人提攜啊。

否則的話,就算你才高八鬥,知道“大(da)夫”和“大(dai)夫”的區彆,在金主曹溪雯眼裡,和孔乙己差不了哪裡去,迅哥趕不走孔乙己,曹溪雯趕走沈夢林卻隻需要一句話。

就算趕巧遇上一個你想寫的活,稿酬如何?我聽說過誇張的,從網絡改編成兒童廣播劇,三千字/集,稿酬15-30元。有這個精力,我真不如去工地搬磚,來錢來得踏實。當然這是極端案例,但普遍來看,一個專職影視編劇(30歲以下)每月到手大概也就4000-8000。而且這裡頭成本很大,因為影視產業不太會聚集在四五線城市,甚至很難在二三線城市,所以在一線城市月工資不到五千的話,刨去食宿交通,就剩不下多少了……

彆問戲劇編劇,這壓根就不是一個適合被當作職業的事情。要麼你有家底可以揮霍,要麼你想要餓死。一般想做戲劇編劇,都得找份其他差事養著它,但你想想,乾完其他事,你還能剩下多少精力?

所以編劇們後來會怎麼樣?

後來都因為熬夜寫稿而猝死了……

後來都因為胡思亂想而抑鬱了……

後來都因為窮困潦倒去寫短視頻了……

後來都因為沒有署名而轉行了……

後來都因為名利去而忘了思考……

後來的後來,他們中的一批做了老師。

再後來,又教了一批新的學生……

沈夢林心裡正琢磨著,王偉道:“我姑姑給我介紹了一個活,乾不乾?。”

“什麼活?”

“咱們戲文係的能接什麼活?當然是寫劇本了。我姑姑給介紹的,一個涉案劇,叫《無路可逃》,一共23集,我們可以寫4集,剛好湊一個故事。”

“那有案件脈絡嗎?”

“多少錢?”

“當然有案件脈絡,不然我們怎麼寫?錢嘛,一集這個數……”

聽著宿舍三人的議論,沈夢林已經將相關信息過了一遍腦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