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那些年,那些三觀不正的瓊瑤劇(1 / 2)

瓊瑤劇的中心思想是愛情大於天。

這是人家的核心競爭力。

也是她的和電視劇能火遍全亞洲的關鍵所在。

儘管最近有些式微,但《還珠格格》的爆火,不止捧紅了演員們,還讓她的聲望重回巔峰。

比如《還珠格格》三部一部不如一部,但人家就是火,演員們搶著上。

《情深深雨濛濛》把“戰後台北”的背景變成“抗戰前的上海灘”,加了抗戰這個家國情懷,雖然還是有一絲格格不入的感覺,但收視率就是高居不下,無數人想著看到依萍高燒落水的精彩,瞪大了眼睛準備批判依萍被救上岸時精彩一幕……

但人無完人,劇無完美的劇。

因為太過注重於愛情,劇情方麵總會有瑕疵,甚至脫離生活常識。

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都有這個毛病。

但是誰讓其他電視劇,沒有瓊瑤劇火呢?

而且觀眾看瓊瑤劇,代入的都是主角模式。

男的希望自己是皓禎、努達海、爾康、永琪;女的都希望自己是白如霜、新月、紫薇、小燕子。

這些人眼裡自己的愛情比什麼都重要,劇情也圍繞著主角的愛情而服務。

因為愛情第一,所以主角們區彆於普通平民,而擁有超越社會規範的隨心所欲的特權。

以至於有種種雷人台詞。

所以皓禎可以堅持自我,罔顧皇權,死了都不在乎。

梅若鴻可以瘋狂咆哮,壓根不顧彆人感受。

甚至永琪可以不要儲君之位,不要皇子特權,丟棄“五阿哥”的榮耀,帶著小燕子和紫薇去找緬甸找爾康。

評論《新月格格》雷人劇情的文章順利刊登之後,很受歡迎,對方主編很高興,主動提高了稿酬,催促沈夢林多寫。

沈夢林想想,決定對《還珠格格》下手。

題目就叫做“盤點《還珠》毀三觀的那些內容”。

《還珠格格》第一部中,乾隆帶著小燕子等人出巡的時候,遇到了有一戶姓杜的人家招女婿。杜家女兒走上繡樓拋繡球擇婿,愛湊熱鬨的小燕子利用輕功各種搶奪,要把繡球扔給永琪,永琪自然不願,幾個人在彆人招親的現場打鬨起來,最後繡球落到一個乞丐懷中。

乞丐自知配不上杜小姐,小燕子卻出聲發難,要求杜老爺信守承諾,最後乾隆還給一對新人題了字。

劇中的乞丐齊誌高,並非從小就是乞丐,小時候也是書香門第,父親去世後由寡母做針線供著讀書,老母親病逝後,齊誌高不事生產,隻能變賣家業,等到沒什麼可賣的時候,就淪為了乞丐。

這樣的人,自然不是杜小姐的良配,如果沒有小燕子橫插一杠,杜小姐自然不用嫁給齊誌高。

齊誌高明明讀書識字,卻沒想過找個差事來乾,而是年紀輕輕乞討為生,可見這個人有著文人的清高,卻沒有與之匹敵的能力,還不願意放下傲氣賺錢填飽肚子。

在那個年代,讀書人想找個活計並不難,就看他是否願意罷了,而齊誌高寧願乞討,也不願當個賬房一類。

這種人和杜小姐成親後,自然不可能放下身段學做生意,估計會要求杜家出錢供他讀書,隻是這樣的人,不中會一直考,中了估計就看不上發妻了。

無論怎麼看,齊誌高和杜小姐成為怨偶的幾率都很大,可惜這樁婚姻還有乾隆背書,想要分開都不容易,實際上就是小燕子做的孽。

……

小時候以為當小燕子的奴才很幸福,和你稱兄道弟,和你“像一家人”,不讓你“自稱奴才”!

但這些都是沒什麼用的小恩小惠,跟著小燕子這種主子,天天要陪她乾一大堆掉腦袋甚至滅九族的事!

小時候看大太監李蓮英,光緒背叛慈禧,圍園殺後計劃敗露,慈禧不會殺光緒,但先打死了他宮裡的一眾小太監,因為慈禧知道沒有人裡外接應光緒一人辦不了事!

雖然是戲家之言,但古代主子犯錯,先打奴才,阿哥不讀書,先打伴讀~這是慣例!

一般公主敢亂逃出宮,第一個挨打的就是伺候的丫鬟和太監(所以老佛爺打小桌子小鄧子的戲份是對的),公主敢帶著妃子逃出宮去,明目張膽綠皇帝,她們能不能活不知道,但漱芳齋的奴才們大約都得死!

……

還有蒙丹,一堆陌生人為了他乾掉腦袋的事兒,他一言不合就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