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夢林搖頭:“武俠畢竟是小眾,我以後的作品會轉向現實主義,你們看我的書賣得好,可現在還不是作協成員呢。”
作協也屬於文藝圈,自然很不待見寫通俗的。
“那你最近有什麼新作嗎?”王學圻開口問道。
“我現在正連載一部諜戰,按照打算,下一部寫一部現實青春作品,不過我心裡也一直在醞釀一個劇本……”
話音未落,四個老男人異口同聲:‘哦,說說。’
“19歲少年陳陽是個音樂學院學生,以國際傳奇樂手查理·帕克為目標,一心想成為頂級爵士樂鼓手。某晚他在學校練習時被魔鬼導師郭明相中,進入正規樂隊,同時也開始為追求完美付出代價。陳陽越是刻苦練習,與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郭明,但後者的暴躁與喜怒無常扭曲了這段師生關係,更讓陳陽耳濡目染,連帶自身的性格亦發生變化。最後當陳陽終於登上國內頂級音樂廳的舞台,他才驚恐的發現原來郭明一直等著將他打入塵埃……”
沈夢林說的是《爆裂鼓手》,是美國導演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拿到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和最佳音響效果獎,
而且這部電影在歐美的票房相當一般,在東亞的表現卻相當驚人,東瀛票房300多萬美元,韓國1100萬美元,如果在國內上映,沈夢林相信也能拿到超過1000萬的票房。
最起碼能盈利。
飯桌上,聽了沈夢林的簡單描述,張國利忍不住插嘴:“這個很好,情節夠跌宕,人物衝突夠劇烈,能吸引人。”
屠洪剛也聽得很入迷:“小沈,最後兩人怎麼樣?”
“再有仇恨,在共同的音樂理念下,兩人一笑泯恩仇。”
“嗬嗬。”三哥老男人一起笑了。
都是一副值得理解的樣子。
因為沈夢林現在還是個學生。
要是寫個劇本,都把老師寫成反派,那就有點……
“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題材的。”王學圻插話。
“大一的時候,我有個舍友接了一個麻辣老師的劇本,就是劉佩琦老師和保劍鋒老師演的《十八歲的天空》,我看了劇本要求,感覺衝突感太弱了,我就想什麼樣的師生關係即有衝突性,又能被觀眾接受,但是我人生閱曆太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今天看見屠老師,忽然想到了音樂,然後就想到了架子鼓……”
沈夢林伸出雙手:“架子鼓比較典型,敲起來聲音激烈,極耗手速,練到極致,有可能手上起血泡,再接著練,就會皮開肉綻,血濺鼓麵。這能很形象的表達學生陳陽的苦練程度……”
屠洪剛首先叫好:“好創意,有衝突有反轉,也有音樂。我覺得操作的好,宣傳的好,說不定票房能突破千萬。”
沈夢林道:“其實,我的目標是去電影節衝獎賣版權,估計應該就能回本來,回國上映,賺的就是純利潤了。”
“衝獎?”老男人們愣住了。
王學圻首先笑道:“你倒是誌氣挺大。”
“主要是你們兩位老師演技這麼好,我再把劇本完善了,應該能趕上威尼斯電影節。”
張國利瞪大了眼睛:“小沈,你可真是宏圖大誌啊?隻是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報名截止日期是6月中旬,時間上來得及嗎?”
“我想了想,這部戲場景非常簡單,除了撞車,其他戲基本上都是在排練室和舞台上進行,基本上都是室內戲,成本可以壓縮的很低,拍攝時間最多二十天就能完成,剩下的剪輯時間,我覺得努努力,應該能在6月份之前完成。”
“聽你這話,是信心滿滿啊,你想請誰做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