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竊書不能算偷……(1 / 2)

休息了幾天,一回到京城,沈夢林就帶著陳曦和會計去找張國利了。

拍戲的錢花完了,還得有後期的錢。

兩家共同投資,自然得共同掏錢。

最後經過商討和計劃,雙方各拿出120萬,一共240萬,用作後期製作。

這240萬其中有30萬用在剪輯,10萬用在字幕,20萬用在配樂上麵,剩餘的180萬用於宣傳,包括去威尼斯電影的相關費用。

其中這配樂找的是屠洪剛工作室。

而剪輯找的是杜媛工作室。

杜媛是國家一級剪輯師,老謀子的禦用剪輯師。

江湖人稱“金剪刀”。

剪輯風格流暢、大氣。

所謂剪輯技術,即影片圖像與聲音素材的分解與組合。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舍、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優秀的剪輯師可以將普通的素材剪輯成驚豔的作品,甚至可以將電影的剪輯風頭完全蓋過劇本乃至攝影,形成獨特的剪輯風格。

“杜老師,你看這一段,男主未進入教室前這一片段,我的要求是為突出男主的內心狀態,應該將其動作的節奏點連接在一起,快速切換,並放大環境音,來反向突出環境的安靜,製造緊張氣氛……”

“而當男主推門的一瞬間,動作節奏需要被放緩,表明男主沒有遲到。我需要你通過剪輯,將觀眾的情緒逐漸從剛才的緊張狀態拉回舒緩……”

“接下來的這一段,我需要表達出男主和環境之間是陌生的,我的個人建議是特殊聲音設計,音畫分離,將人物聲音處理為環境音,不知道行不行。”

《爆裂鼓手》和《繡春刀》不一樣。

後者是何屏的作品,沈夢林賣出了改編權,就算參與其中,也是何屏的助手。

他又沒薑聞那麼霸道,什麼都要插手。

而《爆裂鼓手》,是沈夢林是要用它衝獎的。

所以配樂、剪輯,乃至字幕翻譯,他都要用國內最好的團隊。

和杜媛老師經過詳細的溝通,沈夢林又在一旁學習了一段時間,設定了完成期限,這才離開剪輯室。

不隻是要上課,還要搞簽名售書。

新書不叫《沈夢林影視縱談》,因為名字太俗了。

你看同樣是少年作家,人家韓含出的書叫《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郭敬明的叫《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且不說內容怎麼樣,光看名字就這麼華美。

你好意思起一個土氣的名字?

所以沈夢林和沈浩波商量了許久,去了一個《時光羈旅,似水流年》的名字。

雖然讓人覺得有點起雞皮疙瘩,但終歸是不落下風。

《時光羈旅,似水流年》出版的同時,沈浩波放出一個消息:《漢朝那些事兒》繁體版在台彎出售超過二十萬冊的同時,還被翻譯成英語、日語、西班牙語、法語等文字,在海外許多國家出售。

沈浩波果然能耐大,搞來不少名人推銷。

比如剛登錄NBA的大姚就聲稱最近挺喜歡看《漢朝那些事兒》的,還說他最喜歡的書中人物就是張騫……

消息傳出,引發《漢朝那些事兒》新一輪銷售狂潮的同時,《時光羈旅,似水流年》也迅速占據圖書銷售榜前列。

三月份賣出7萬冊……

於情於理,沈夢林必須出來搞個簽名售書活動了。

第一場活動就是在京城圖書館。

休息室裡,沈浩波抱怨道:‘你最近可真忙,想和你見見麵,深入談談,你都沒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