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沈夢林挑起的三大青春作家之爭,雖然熱鬨,但也讓許多人反感。
而且《繡春刀》畢竟投資少,宣傳力度不夠。
中影負責發行,但是他們也隻會發行。
宣傳的事幾乎等於同零。
華藝雖然宣傳了,但並沒有多麼重視。
儘管沈夢林這個人很有話題性,也確實寫的很吸引人,但是……那又如何?
好在《爆裂鼓手》拿獎的消息傳出來之後,許多人頓時生出了好奇。
他親手編劇執導的電影能拿獎,那麼編劇加副導演的電影,還是西部武俠第一人的何屏做導演,應該不差吧?
所以,不少人是帶著看一看的心態買票進電影院的…
結果大家看出來了,這是一部挺認真的古裝片,劇情設置和原著相融,且又有些不同,打鬥性,觀賞性都挺好。
於是,這觀影熱潮就起來了……
趁著這股熱潮,沈夢林趕緊拉著幾個製片方、製作方一起商量,追加300萬宣傳經費,製造出一股“好評如潮”的景象。
“《繡春刀》票房節節升高,威尼斯影帝張國利精彩演繹”
“‘80後青年作家’沈夢林出手就是王炸,《繡春刀》火爆銀幕。”
“《繡春刀》,內地武俠經典作品。”
“好好講故事,《繡春刀》比《英雄》更令人驚豔的十八個細節。”
“聶元不愧內務古裝第一小生,《繡春刀》講述宮廷內幕”
“‘得加錢’、‘很潤’,吳景首次扮演亦正亦邪形象,顛覆自己。”
網上和紙媒也都傳出各種評論。
其實想催動話題,依法觀影狂潮,首先得做到電影本身質量不差。
在沒有大牌導演,明星加持的情況下,電影質量又很不錯,觀眾們自然喜歡看。
《繡春刀》的投資者雖然是美國哥倫比亞,但主要實際受益者卻是華誼兄弟,畢竟按照相關合同,他們付出最多,享受主要內地市場的票房利潤。
所以華誼兄弟王宗君很興奮,他最開始對《繡春刀》的票房預測是1000萬~1500萬,能賺,但賺的不多…
誰能想到,沈夢林這麼會炒話題。
直接碰觸一個威尼斯影帝來反哺《繡春刀》。
現在看來,《繡春刀》很有可能票房突破3000萬。
隻是一點投入和宣傳,換來的是上千萬的回報,這比投資太值了。
唯一的遺憾是,弟弟王宗磊似乎和沈夢林溝通的不太好,以至於華藝沒有拿到《爆裂鼓手》的發行。
不過也無所謂了,《爆裂鼓手》是文藝片,想來票房不會太高,沒拿下也無所謂。
當然,對於華藝兄弟來說,何屏導演能通過一部《繡春刀》重新打響他武俠片導演的名氣,不但有助於月底《天地英雄》的上映,還讓華藝兄弟多了一個賣座導演。
畢竟現階段,拍出的電影能賺錢的,真沒有幾個。
尤其是內地方麵,除了張義眸之外,就是小剛和老何了。
而這兩個人,都在華藝!
當真是三分天下得其二。
可見華藝收攏英雄,必定雄踞華娛影壇半壁江山!
……
沈夢林和張國利不知道華藝高層的想法,他倆很忙,忙著加入劇組做宣傳。
畢竟他倆目前最火爆,到哪裡都被記者圍著。
張國利很健談,說話比較幽默風趣,吹了一番在劇組的趣味,恭維了導演的水平和演員的實力,然後吹噓沈夢林的絕世才華。
而沈夢林……
全程配合。
彆人問他,他就把簡單的說一下。
畢竟他隻是副導演加編劇,哪能真的搶導演和演員的風頭。
在場的眾人見他這般謙虛,都十分感歎。
看看人家,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揚威威尼斯,人家一點也不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