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搗鼓新劇本的時候,《繡春刀》下線。
得益於沈夢林的話題度和張國利的威尼斯影帝,《繡春刀》一路走高,最終拿下3700萬的票房。
幾乎是無縫連接,何屏導演的另一部武俠電影《天地英雄》上映。
哥倫比亞投資,華藝製作,中影發行,何屏執導,薑聞主演,王學圻、中井貴一、燕子,以及光頭小周韻聯袂主演。
完全對標《英雄》、
票房一開始也確實引發觀影熱潮。
首周高達2500萬……
但隨之而來的批判聲也淹沒了整個電影。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最後三分鐘毀了全部。
《天地英雄》的故事並不複雜,故事背景是唐朝時的西域,李校尉(薑文飾)不願意殺死俘虜中的婦孺,被逼率領死忠部下反抗後潛逃,部下們隱居。
李校尉孤身一人遇到從印度返回長安的駝隊,駝隊遭遇大風暴僅剩下一個士兵和一個和尚(周韻飾),士兵救了李校尉,李校尉答應幫他們護送駝隊返回長安,他找到當年的部下,又招募了“老不死的”(王德順飾)充當護衛,一行人向長安進發。
與此同時,朝廷派遣唐使來棲(中井貴一飾)到西域追捕通緝犯李校尉。而突厥人賄賂西域地頭蛇響馬子領袖安大人(王學圻飾),試圖攔截駝隊奪取他們護送的釋迦牟尼舍利。
響馬子和李校尉的駝隊先後進行了三場大戰,李校尉的部下和“老不死的”等人死傷慘重,最後被圍在一座廢棄的唐軍據點裡。
突厥騎兵和響馬子聯合包圍了據點,在戰鬥中李校尉部下和來棲全部戰死,但在釋迦牟尼的舍利保護下,李校尉和文珠(趙薇飾)最終帶著舍利回到長安。
從劇情上看,《天地英雄》具備了大片的潛質,四場至關重要的戰鬥都是在大漠腹地展開,戰鬥類型中包括巷戰(大馬營)、峽穀追擊戰、大漠野戰和要塞攻防戰,綜合看畫麵和動作戲,《天地英雄》甚至比《英雄》都要精彩都要好看。
尤其是影片最後的要塞攻防戰,讓筆者突然想起了《星河戰隊》裡的要塞之戰,有技術含量也足夠精彩刺激。
當然,片中幾位主要演員的演技也為該片增色許多。
所以,儘管有薑聞形象過於突出,趙燕子演技等同於無,其實並沒有影響電影的質量。
但是結局最後三分鐘的處理卻毀了所有,很多觀眾看到要塞攻防戰時,原以為會有唐軍神兵天降增援,就像《星河戰隊》裡那樣。而且該片前麵也有一個小鋪墊,李校尉在山洞裡放走了小護衛“地虎”,還給了他錢。所以,地虎也許會到鄰近的唐軍據點求助,然後帶著唐軍殺回來,這個結局雖然俗套,但好歹是一個還算正常的結局。
沒想到,何平導演卻選擇一個“神話”的結局,讓釋迦牟尼的舍利顯聖,死去的人複活殺掉邪惡的安大人......
很多觀眾看到這裡都會在腦子裡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我看了一部什麼電影?
片名叫《天地英雄》,電影裡打打殺殺,結尾卻搞了一個怪力亂神,那麼,英雄到底是誰?天上的還是地下的?如果都是的話,那你搞那麼多飛機死那麼多人乾嘛,直接自己蹦到長安可好,孫猴子都會你不會?
《英雄》好歹講清楚了英雄是誰《天地英雄》除了片名有蹭熱度之嫌外,壓根沒講清楚英雄是誰。
總結就是,《天地英雄》可以算一部完成度95%的國產大片,被遺忘被忽視的一個重要理由,大概就是最後那三分鐘。
《天地英雄》真正的導演是薑聞,但說到哪裡,這也是何屏的作品。
因此,許多記者都在詢問他最後三分鐘的處理。
何屏,口中打太極,臉上很淡然,心裡很惱火。
惱火的不是記者的提問,是惱火薑聞瞎操作。
好好地一部西部武俠,你非得給剪輯成虎頭蛇尾。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而薑聞也是王顧左右而言他,甚至乾脆把責任推到導演和剪輯師身上。
問題是剪輯師怎麼剪輯也是薑聞說了算啊。
但不管怎麼說,票房還是節節高的。
預計能超過《繡春刀》,達到4000萬左右。
因為投資都是哥倫比亞掏的錢,利潤確實國內發行方享有。
所以,華誼兄弟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