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爆裂鼓手》的票房不會太高。
影院也隻給了30%的排片——因為是中影發行的。
2003年的內地,電影並不是主流消費市場。
票房超過一千萬,就算大賣。
主要原因是銀幕數量太少,其次就是盜版猖獗。
再加上《爆裂鼓手》是在威尼斯拿獎的電影,於是被很多人認為是文藝片。
文藝片嘛,內容沉悶,情節枯燥,沒什麼好看的。
何況11月份還有兩部好萊塢大片上映。
《黑客帝國3》和《加勒比海盜》
一個月初,一個月末,似乎要徹底統治這個月。
不過首映結束後,這部電影立刻引起了熱議。
首先是主題很健康,演員國民度很高。
張國利也剛剛拿了威尼斯影帝。
而導演沈夢林是“80後三大青春作家”之一,作品長期排在暢銷書榜首,知名度也是國民級的。
因為電影迅速成為網上和影評討論的焦點。
可以說幾乎一夜之間,《爆裂鼓手》迅速引爆了公眾話題。
之前公關的一批影評迅速放出!
還有,剛剛看過電影的影迷們也迫不及待,直接上網寫影評:
貼吧、天涯、貓撲……
全都是各種誇讚:
“威尼斯影帝再造經典,狠辣老師傲視熒屏!”
“‘不錯’這個詞太害人了!但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
“這不是《爆裂鼓手》,這是《炸裂鼓手》!”
太多了,有的是營銷,但也有都是影迷自發寫的,一半一半吧。
其中最奇葩的是芙蓉姐姐實名發帖:“沈夢林是與眾不同的導演,而我更是與眾不同的舞者。他英俊瀟灑,我長發飄舞,他笑容陽光,我纖手飛花,他器宇軒昂,我蓮步酣暢,他能拍出精彩的《爆裂鼓手》,我能跳出美麗的天鵝舞。我們是天生的一對……
“芙蓉姐姐來了,索索發抖中……”
隨著各種議論聲響徹網絡,《爆裂鼓手》首日票房出爐。
236萬。
在《手機》還沒上映的情況下,僅次於《天地英雄》265萬的成績。
許多人喜歡看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宣傳的緣故外,主要是這部電影對於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來說,太貼合心境了。
於是首周末三天,拿下接近1200萬的票房成績。
沈夢林、張國利興奮不已。
又是一部《繡春刀》。
搞不好能上4000萬。
電影靠票房也能狠賺一筆了。
要知道,《爆裂鼓手》通過廣告費、海外版權已經狠狠地大賺了一筆,本來想著票房能衝銷拷貝製作費。每個拷貝製作、洗印、發行等費總和大概在一萬元人民幣左右!由製作方負責出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