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有句行話:沒有人用自己的錢拍電影!
因為在上映之前,誰也不敢保證能獲得觀眾認可。
據統計,每年上映的電影,約占順利殺青電影的25%。
但是能賺錢的電影,占據上映的電影5%,甚至更低。
沈夢林如果不是因為有作品,做過編劇,當個副導演,就憑他才20歲的年紀,那是不可能拉來投資的。
寧郝都二十七八歲了,都有好幾步獨立電影作品了,才有機會劉德樺那裡拉來300萬0萬投資,拍成那部《瘋狂的石頭》。
大凡能拉來投資,誰願意用自己的錢去拍電影啊。
按照沈夢林的計劃,《颶風營救》成本應該在2000萬人民幣左右。
畢竟內地拍電影各項成本低。
但是為了能拉更多投資,他當然要往高了調整。
先來一個5000萬吧。
不夠再要嘛。
……
彆人家的酒會,沈夢林第一次參加。
本來以為大佬舉辦酒會,自己算是人家酒會的點綴。
就像賈政身邊有幾個請客,帶出去和人交流也比較有麵子一樣。
沒想到到場之後,真的是私人聚會。
易書郝、韓三屏、張國利,沈夢林。
就四個人。
這個易書郝顯然是有本事有格局的,倒是沒有因為自己高高在上而另眼看人,反正高談闊論,又麵麵俱到,讓每個人都感到很舒服。
沈夢林覺得,可能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就有這個特點。
大佬總能讓人如沐春風,尤其是那些第一次見麵的家夥。說白了,他們很善於在陌生人麵前營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是他們獲得多數人支持的法寶之一,因為大多數跟他們接觸的人,其實也就見那麼一次兩次。
易書郝可能和真大佬接觸的多了,有意無意的學了不少。
總之席間十分融洽。
後來聊到沈夢林的新電影計劃。
“我計劃拍的是一部商業爽片,主角吳景是咱們國內最精銳的特種兵,曾經被借調到有關部門訓練過,退役之後做了大老板們的保安,經常出國執行安保任務,總之身手利索,全知全能,比碟中諜小組還007,妹妹出國遊玩被壞人抓住,那是一群無惡不作的犯罪團夥,手段狠辣,吳景通過圈內好友得知,他隻有36小時的時間,否則妹妹就會遭到慘無人道的遭遇。接下來,吳景開始了緊張、刺激、讓人目眩的搶救家人的行動。他神勇無匹,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為了救出妹妹,他幾乎近乎瘋狂。”
“這是一次無比緊張、無比驚險的營救……”
“我要拍出的特點是,吳景機智的頭腦加上矯健的身手帶給觀眾一種快意恩仇的快感!所有該死的人物都被乾淨利落的解決掉了,主角讓他多一句廢話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聽得韓三屏連連點頭。
韓三屏一向推崇大片,推崇商業片。
他認為隻有商業片和大片,才能吸引觀眾進電影院買票看片。
隻有票房市場節節高,才能讓中國電影得到發展。
其他什麼獎項之類的,都是點綴。
所以韓三屏才會在《繡春刀》賣改編權的時候見沈夢林,反而對《爆裂鼓手》不怎麼重視。
但是他看到《爆裂鼓手》引發高密度關注由第一時間參加首映禮,等到發現票房突破五千萬的時候,對沈夢林更加關注。
其他的都是虛的。
高票房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