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許的羞愧轉眼消失,沈夢林笑著道:“我也不是專心投身文學,隻是想深入那個圈子。”
“深入圈子?”
“是啊,我接下來的電影拍攝計劃,肯定專注於商業片,但是我又不想被那幫老古董批評,還想拿獎,所以乾脆加入他們,但即使加入他們,我也要以高姿態加入他們。”
“你可真行。隻是你的作品沒有‘青春’倆字,那些年輕的讀者們怕是不會喜歡吧?”
“那不一定,隻是故事寫的生動有趣,肯定會有很多人喜歡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夠土鱉吧,但是故事寫好,學生們也願意看。”沈夢林歎道:“這書在我們鄉鎮高中,比韓含的《三重門》還流行。”
“是嗎?”沈浩波問:“那和《夢裡花落知多少》比呢?”
“這我哪知道,我都離開高中三年了。”沈夢林道:“《漢朝那些事兒》第八期什麼時候能出版上市?”
“下個月,和《易中天品三國》一起上市,到時候怕是網友會分成兩派,彼此爭論不休。”
“這不更好?越有爭論,越會吸引人關注,咱們賺的錢就越多呢。”沈夢林嗬嗬笑道:“說起來《漢朝那些事兒》我寫了兩年半,感覺經曆了一場夢似的。”
“那可不,兩百萬字,每句話都要仔細琢磨,你還要寫一些值得記住的金句,可不是消耗你的精力。”
“是啊。”沈夢林道:“以後除非特殊情況,我絕不會再寫這麼多字的作品了。尤其是劇本,以後我再多招一些筆杆子,我些大綱和關鍵節點,讓他們給我填字數。”
“那你以後想出版的作品呢?”
沈夢林想了想,搖搖頭:“以後專注於影視,怕是兩三年都出不了新作品了。不過磨鐵圖書已經上了軌道,你又網絡了那麼多人才,比如《草樣年華》的作者孫睿,寫《誅仙》的蕭鼎,都被你網羅門下,何愁你大業不成?”
“這我知道,但你才是磨鐵圖書的靈魂啊。”
“不,你才是,孫睿和蕭鼎都是駕馭文字的高手,運用文字的功底比我還強,他們繼續寫下去,作品也會繼續火爆圖書市場的。”
“他們的文字功底確實不錯,但是論成就,我看你才是獨一檔。”
“你誇我,我也不會請你吃飯。”
“那我請你好了。”
……
雖然沈夢林忙著做《颶風營救》的後期,抽時間寫《千裡江山圖》,但幼安工作室並沒有閒下來。
有張曉萊的推進,工作室開始慢慢走出一團亂麻的局麵。
陳曦和張建經過兩個劇組的鍛煉,已經算是曆練出來了。
反倒是王偉和劉海龍,越發滿足於當前的編劇狀態。
可能是被《姥爺的抗戰》刺激了。
那股子開拓精神不見了。
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怎麼抗壓能力這麼差?
不過人各有誌,他倆不願意開拓進取,沈夢林也沒功夫勸他們。
這天幾人幼安工作室開會。
商討《歡天喜地七仙女》……
劇本已經經過審查,立項通過,是時候推進了……
張曉萊表示:‘按照大家商量的,導演團隊是香江的梁國冠團隊,你是製片人,陳曦是副製片,又請了兩個經驗豐富的行家做了執行製片人。’
沈夢林點點頭,對一旁的陳曦說道:“我待在劇組時間不會太長,劇組由你負責,另外,那兩個執行製片是我請韓三爺推薦的,我和他們在《颶風營救》裡麵也合作過,能文能武,你對他們尊重點,他們肯定幫你管好劇組。”
陳曦點頭道:“放心吧,我沒問題。”
“張建是監製加編劇,主要和導演對接戲份問題。”
“至於演員,我們已經和潘虹老師、六小齡童老師、還有吳樾、霍四燕、鄭國藺、楊瑞、蔣欣、曹燕等人簽約了,整個劇組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按照計劃,九月份就能在橫店開機。”
現在是四月份,距離九月份還有五個月,屬於正常的籌備階段。
“……成本大約1200萬,BJ衛視、華藝、慈文、太合民眾都有投資,另外拉到了2000萬的讚助,還未開拍已經盈利,這都是老板你的功勞。”
這倒不是恭維,是真的。
如今沈夢林的名聲如日在天。
寫賺大錢,賣劇本賺錢,拍電影拿獎也賺錢,搞一個“易中天品三國”也這麼火爆……
行間已經有人傳言他是招財童子,能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