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黃勝衣(1 / 2)

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也就是說,一個厲害的人是不缺工作的,老板對人才求賢若渴,願意給與極高的報酬,但人才還想看看企業文化,老板眼光格局,是不是適合自己長期發展。

老板在人才市場上要仔細挑選,那人才也要仔細挑老板。

比如東漢末年的程昱,這家夥為了大業,敢把人肉做成軍糧,所以最好的選擇是下限低的閹三代曹操嘛。

否則要是投奔了袁紹,袁本初萬一哪天覺得該做道德楷模了,還不立刻把程昱乾掉啊。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伍可博思考片刻後回答:“你的劇本我沒看過,但是從《爆裂鼓手》來看,應該沒問題,票房應該在6000萬左右,回本沒問題,。”

“伍總,你既然了解過《爆裂鼓手》,就應該知道這片子海外版權賣的不錯。”

“所以我很欣賞沈導演啊,不錯,《爆裂鼓手》的海外版權確實賣的不錯,是因為張國利憑《爆裂鼓手》獲得威尼斯影帝,引起的觀影熱潮,餓死《颶風營救》是商業片,吳景是動作演員,劇情再好,吳景能比得過成龍、李蓮潔?”

“所以我認為能到六千萬,憑的是沈導你的名氣。”

沈夢林心裡琢磨了一下。

雖然覺得對方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心裡還是不爽。

這部電影劇本足夠好,吳景也演的非常精彩,文戲武戲都很不錯。

沈夢林自信隻要做好宣傳,他一定能讓票房取得好成績。

不過話說回來,伍可博連內地電影市場的未來都不看好,他看不好一部電影不是在正常不過了。

但是也同時說明,伍可博就是一個娛樂圈高級掮客,他對專業根本不感興趣。

因為不感興趣,所以玩起花活來毫無顧忌。

所以他熱衷於搞錢,而不熱衷於電影事業。

結果呢,2007年的時候,澄天如日在天,能和華藝對峙。

到後來成為三線小公司。

也許有人說,一個人賺更多的錢最重要。

公司垮了又如何?

做人最重要的是我自己開心。

但是當你的錢成了一個數字的時候,難道不應該把事業看的很重要嗎?

你再有錢,在圈裡地位降低,那些捧高踩低的人把你當成那個地,你心裡舒服?

難道不是越有錢,越想做高高在上的行業大佬嗎?

伍可博從大佬變成查無此人,隻能說明一個原因。

他對電影事業根本沒有追求。

“伍總,感謝你今天的款待,您也知道我還在上學,不過下一部戲,我很希望能和你合作。”

這句話依舊進可攻退可守。

全看對方怎麼理解。

但也算委婉的拒絕了這一次的拉攏。

伍可博對此十分理解。

有才華的人嘛,總要矜持些。

就算想投奔澄天,也得表現的猶猶豫豫,磨磨蹭蹭,欲拒還迎……

不隻是文人,女人也這樣。

比如那個陳郝。

開始的時候,無論怎麼追求,她都不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