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郭靖名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寫的是京城豪門子弟從大學到上班的一段故事,評論家們沒一個批評的,涉嫌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鬨得沸沸揚揚,那幫評論家也沒一個說話的。輪到我寫了《潛伏》,又寫了《奮鬥》,都是成年人的故事,他們就說我是還沒走出校園區,不算純文學。這評論標準太不一樣了。”
“他們為什麼這麼雙標呢?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我不混文學圈,一心拍電影,所以就肆無忌憚的指責我。”
沈夢林主動提起郭靖名,當然也是為了挑事。
隻有挑事,才有話題度嘛!
當然也是為了發泄心中不滿。
去年11月18日,新浪讀書頻道等出了一篇文章《郭景明新作〈夢裡花落知多少〉被指剽竊他人作品》,該文章有理有據,對比了《圈裡圈外》和《夢裡花落知多少》……
引發萬人關注。
成為社會熱點事件。
當然,郭靖名既然敢抄襲,自然不會把網絡質問、莊羽起訴、法院判決放在眼裡,即使法院判決他抄襲,他也公開表示不會道歉。
可是,麵對這種文學圈的社會熱點,文藝界、評論界集體沉默,甚至在2006年,推薦郭靖名入了作協……
麵對非議不斷地圈內青春文學作家,他們熱情歡迎。
麵對寫出高質量的圈外導演,他們冷嘲熱諷……
怎一個雙標了得!
當然,也許是他們覺得,郭靖名這樣做太正常了,他們就是從那時候過來的,所以郭靖名“是自己人”!
“嗬嗬。”許戈輝保持微笑:“既然提到了郭靖名,那正好網上對這件事討論的很熱烈,其中就有網友聯係我們,想知道你對這件事的看法,你覺得他是不是在抄襲?”
沈夢林笑了笑:“每個人走上文學道路,總會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我的特點是直白的講故事,不怎麼擅長用華麗的辭藻,而郭靖名就特彆喜歡積雲、暴雨、植物、鋼鐵森林這種比喻…”
“而《夢裡花落知多少》就沒有這種辭藻了,反而滿滿的京城腔,但是我們都知道,郭靖名是個四川人,在上海讀書,他有沒有在京城長時間生活的體驗,憑什麼能寫出京味十足的作品……”
“你看我寫《潛伏》,餘則成的工作地點是在天津,但是整本書沒有半點天津的生活味道,為什麼?我沒在天津街頭待過,根本寫不出天津味,所以裡麵所有人都說普通話,工作生活範圍局限於軍統天津站的一畝三分地,討論的也是工作和人情往來,即使不在天津,在濟南、在石家莊,在洛陽,這些故事也沒什麼問題。”
“而到了《奮鬥》,京味稍微有了一點,也不怎麼濃厚,也就用了“丫”這樣的口語。原因嘛,也是因為我接觸到的京味就這麼點。”
“所以,你覺得他是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