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部戲他都表現的很精彩。
但是隻能申報一個……
原因?
沒有原因。
但還是那句話,金雞獎依然是第一獎項…
沈夢林很受記者們歡迎。
因為他有問必答。
“我正在拍攝《亮劍》,我打算拍一部抗戰劇的標杆……”
“劇組當然有人在,執行導演寧郝十分優秀,我們合作好幾部戲了,再說了有李由賓老師為代表的優秀演員在,不會出什麼亂子。”
“《颶風營救》海外版權和翻拍權都賣的不錯,我一向認為好故事全世界都喜歡,也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的電影拍的好,外國人就想買版權和翻拍權,實屬正常。”
“拿獎?我當然很期待了,不過我現在能做的也隻有期待了。”
“下一步計劃?倒是有幾部電視劇想法,不過隻是想法,沒劇本,沒資金,沒演員……”
簡單回答了幾個記者比較關心的問題,然後就是比較常規的采訪了——第一次來銀川,暢談一下感受啥的……
“我覺得我不算第一次來銀川,在我心裡來過好幾回了,這裡是河套平原、西夏國都,……我知道YC市永寧縣下麵有個閩寧鎮,居民都是從西海固搬遷過來,他們戰天鬥地擺脫貧困,是咱們國家向貧困宣戰的主戰場之一,我一直在關注這裡,希望將來能完成一部反映時代麵貌的作品……”
進了酒店,張國利趕了過來,帶著他拜見圈內前輩……
還是沒有電影節的時候好。
那時候坐在包廂裡的飯桌旁,一邊扯淡一邊交流。
哪像現在,得穿著正式得體服裝,讓一個助理帶著特色禮品,挨家挨戶——啊不是,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贈送。
“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向您多多學習。”
“還需要您的鞭策和指導……”
轉了一圈,沈夢林忽然悟出了一個道理。
隻有在這些大型活動場所,才能同時見到這麼多圈內前輩。
認識這些人了,得到他們的肯定了,你的電影才能順利的拍攝、上映,賺錢,才不會在環節上為難你自己。
……
沈夢林從不擰巴。
既要又要不是他的風格。
既然確定了融入圈內,領導圈內的強化之路,他就不會讓自己往孤高清冷的人設方麵發展。
拜見前輩便是應有之義。
他這麼敞亮,組委會也沒讓《爆裂鼓手》有什麼遺憾。
《爆裂鼓手》和《美麗上海》獲得最佳故事片獎,和《美麗上海》同獲雙黃蛋。
然後是最佳編劇獎,最佳錄音獎。
至於最佳導演獎,則有《美麗上海》的導演彭小苒獲得。
嘖嘖,《美麗上海》才是最大贏家。
雖然心中不爽,但沈夢林還得擺出笑臉麵對記者們的采訪:“很高興、很激動,從沒敢想過……”
各種軲轆的話隨便張口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