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還是先吃飯(1 / 2)

《畫皮》出自《聊齋誌異》

1966年鮑方執導電影《畫皮》,講述的也是類似的故事。

20年後,福建電視台拍攝了《聊齋》係列劇,自然也包含了《畫皮》這一集故事。

說起《聊齋》,每集開頭,一個文人深夜提著一枚燭火的燈籠走進書齋,在昏暗的火光下、陰森的背景聲中寫書的場景,估計嚇壞了不少人。

《畫皮》講的是一個麵目猙獰的惡鬼,披上用彩筆繪畫的人皮,裝扮成一個令人心愛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手段,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後來,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在木劍的逐擊之下,逼得他最終脫去“畫皮”,露出本相,而被一劍除掉。這篇的寓意深長,耐人尋味,理當是告誡男性不要被美色所惑,以免被披著人皮的惡魔所害。

至於沈夢林的劇本……

沈夢林解釋道:“我這個劇本的內核,就是一個愛情故事,當你有了一位心愛之人,然後出現了小三,小三你也很喜歡…你該怎麼辦?」”

“鬼怪故事變成愛情故事?”

“不錯,愛情片才是永恒,萬事皆可談戀愛嘛,赤壁之戰可以變成曹操周瑜爭小喬,警匪片可以變成警察壞人同愛一個失足少女,動作片也可以拍成為了愛情打遍天下。”

“嗬嗬,你可真幽默。”

“師姐過獎了,咱們說回《畫皮》,這個故事的重點其實就是夫人和小唯的對手戲,王生也好,捉妖師也好,還有小唯的搭檔,都是圍繞兩個女人的對峙。”

“你讓我演誰?”

陳郝雖然演的是萬人迷,但人其實很本分。

“開始的時候,我想把夫人佩蓉寫成主角,我希望你飾演賢妻良母類型的夫人佩蓉,但寫著寫著,我發現會畫皮的狐妖小唯依舊是主角,小唯作為一個狐狸化身而來的,開始隻是殘忍地挖人心以保持人皮模樣,狐媚地專心修煉,直到遇到了英勇的王生,從懵懂無知的動心,到後來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的決心,再到敢愛敢恨,最後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換取心愛之人的幸福。這樣的角色,必須是第一女主角。”

陳郝笑了笑,繼續問:“那你覺得佩蓉呢?”

“佩蓉,如果寫人物小傳,佩蓉比小唯的字數多的多,但佩蓉這個人是端著的,她始終很清醒,在表演空間上沒有小唯的戲份精彩。”

《畫皮》裡的佩蓉,他對王生的愛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自我犧牲,是一種寬容,是一種把心毫無保留地給了王生。於是這注定佩蓉和王生的愛情是不公平的,是生活上的平淡如水,愛情上的感性與理性。

佩蓉知道龐勇是愛她的,在一次離彆的時候,龐勇讓佩蓉把玉佩的另一半給自己心愛之人,佩蓉看著玉佩,望著轉身就離去的龐勇,還有跟在龐勇後麵的王生,王生回頭深情地回望著佩蓉,王生對佩蓉的愛是卑微而又深沉的,小心翼翼卻又難以分舍。

後來佩蓉發覺小唯愛戀自己的丈夫王生並且發現小唯不是正常人,她首先想到的是告訴龐勇,為什麼佩蓉不是告訴枕邊人王生呢?

因為佩蓉有自知之明,她知道王生終究是抵不過心欲的,王生雖然對自己是真愛,然而,王生的這種真愛世界裡是非分明,而且隻相信自己的是非分明,王生的愛更像是一種理性,舉案齊眉的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