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自然是懷爾斯-雅各布。
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
法國知名電影人,戛納電影節主席。1980年代開始擔任戛納影展選片總監,全權負責選片工作,握有各單元入圍片目的最終拍板權。2000年當選組委會主席。培養了一批世界級大導演。
說是培養,應該算是揚名。
希臘的安哲羅普洛斯、美國的昆汀·塔蘭蒂諾、澳大利亞的簡·坎皮恩、中國寶島的侯孝賢、伊朗的阿巴斯等人都曾受惠於他的伯樂之才。
此外,戛納電影節一直致力於幫助年輕的電影工作者。雅各布擔任戛納電影節總代表後不久,就創立了“金攝影機獎”,隨後開設了“一種關注單元”,鼓勵年輕導演的創作。後來,雅各布又創辦了“電影基金獎”,每年挑選出來自世界各地優秀學生的作品。
其實戛納捧導演都有一定套路的,或者從導演雙周等單元自己挖掘,或者從柏林、威尼斯電影節吸收已經成名導演,然後用戛納的金字招牌讓他們更有名。
看起來好像是他們捧紅了這些導演一樣。
比如今年的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王佳衛,曾在1994年底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憑《東邪西毒》獲得金獅獎提名,然後被雅各布注意到,主動邀請他參加戛納國際電影節,然後在1997年,王佳衛憑《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並在今年邀請他做了本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所以,王佳衛應該算作戛納的嫡係。
現在,雅各布把目光放在沈夢林身上。
因為他覺得,沈夢林潛力巨大。
這個人是中國最有名的青年作家,極其擅長寫令人覺得精彩的故事,而拍攝的電影也能抓住觀眾的眼睛,所以他的幾部電影票房都很高。
當然這些入不了雅各布的眼睛。
他很欣賞《爆裂鼓手》。
覺得這部戲的靈魂,應該是老師的蠻橫壓製和學生的激烈反抗上。
這種寓意太深奧了。
這種理念太深湛了。
沈夢林這個導演,完全應該出現在戛納的領獎舞台上。
他一定能為戛納吸引更多的目光。
而戛納如果能收服一個年輕的中國導演,也一定能在中國有更大的影響力。
也能促使中國電影重新回到“新浪潮”的藝術正途來。
雅各布在電影方麵的態度怎麼樣。
他和當年張義眸的《一個也不能少》爭端當中,可見一斑。
沈夢林自然知道這是一個典型的帶著傲慢心態的白皮電影人。
反抗權威,推崇自由放縱。
也不想想,你吉爾斯-雅各布
已經是電影權威了。
難道讓我們反抗你?
不過這麼一個德高望重的大人物約他見麵,沈夢林自然不會故作姿態。
當即和手下打了一個招呼,隨那個工作人員離開酒會,去了附近不遠處一個貴賓室。
“哦,我親愛的中國男孩,優秀的年輕人,歡迎你來到戛納。”吉爾斯-雅各布很熱情。
“謝謝你,雅各布先生,戛納的大海和美人一樣美麗。”
“哈哈哈,要不要喝一杯,這可是正宗的82年的拉菲。”
82年的拉菲還沒喝完?
沈夢林聽說有這麼一句話。
拉菲年產20萬瓶,但在中國每年消費100萬瓶,這多出的80萬瓶拉菲產自內地的巴掌小作坊。
閃過這個念頭,沈夢林笑著道了一聲謝謝。
“沈,我看了你的《爆裂鼓手》,十分精彩,你應該把它送到戛納的。”
“謝謝雅各布先生誇獎,我那時候還比較年輕,很多事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