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首映火爆(1 / 2)

韓三屏、任中倫等大佬就在台下看電影。

以他們的身份,除非大片,又或者重點項目推介的電影,一般不會參加首映式的。

但沈夢林的電影,這兩位大佬都參加首映了。

因為沈夢林操盤的電影,既有中影、上影的投資,也宣傳的有聲有色,搞的場麵非常大,自然能吸引來幾位大佬的捧場。

不說彆的,《畫皮》票房過2億,讓中影、上影開了好幾次研討會,吃了好幾次人血饅頭。

現在《呂俊傳》首映,他們自然要過來。

一開始的時候,韓三屏還覺得場麵、格局一般。

無論是在天津踢館,還是為武人出頭打日本高手,都屬於常規功夫電影的套路。

今年2月份上映的《霍元甲》,就是這麼一個套路。

但那是李蓮潔的電影,所以票房上億。

可現在是吳景的電影。

吳景距離李蓮潔,還差得遠。

呂俊的原型,也沒有霍元甲有名氣。

幾千萬的投資,就拍出這樣的水平?

但是當電影進入一二九師階段,王雷飾演的趙青鬆做思想工作的時候,韓三屏的心猛然一提。

一個功夫電影,居然展現了幾乎從未出現在影視劇出現的我軍政治工作。

一個我軍指導員,利用逃兵事件給大家做思想工作,幾句話講清楚了為何而戰,如何而戰,激發了大家的鬥誌,也讓主角呂俊的實現不再迷茫。

電影的格局一下子提升起來了。

什麼是一代宗師?

宗師不僅武功高,覺悟也要高。

思想境界也應該很高。

但他的覺悟從哪裡來?

自己覺悟?

可是主角是一個沒讀過書的武夫,怎麼可能有機會覺悟這些東西?

往常的功夫電影,點醒主角心靈的,要麼是看透塵世的前輩高手,高德大僧,比如《劍雨》裡麵,點醒曾靜的陸竹大師。

要麼是享受生活的淳樸人,比如《霍元甲》裡麵的種禾苗的山民。

現在,終於輪到真正的思想工作者,我軍政委了。

韓三屏本來以為,就憑指導員的這個思想工作,這部電影的格局、立意已經就達到很高的地步。

結果趙青鬆又說除了:‘我軍不隻是戰鬥隊,還是宣傳隊、生產隊……’這樣的哲理,還用《論-持-久戰》點醒了一個文武雙全、崇高威望的地方豪紳。

尤其是當宮寶森說出“咱中國不會亡了,咱們又出聖人了”這句話的時候,饒是韓三屏五十多歲的人了,也感覺一股熱血直衝腦門……

眼睛都潤了。

趕緊擦拭了一下。

這要是被注意到了,他韓董豈不是要社死?

說起來真是慚愧,自己當初一直想拍的電影,一直到現在都沒機會,隻能成為遺憾。

現在卻在一部功夫電影裡麵看到蘊含那種思想的場景……

家國情懷加成之下,功夫小子格局打開,晉升為一代宗師。

果然是一部好電影!

心中思潮萬千,韓三屏對於之後的一戰擊殺二十七個鬼子的劇情,也就沒仔細看。

有人給他科普過,這是真人真事,曆史上確實有這樣的“軍中呂布”。

……

電影結束後,千人大廳隻安靜了片刻,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也不用給大家上洗手間的時間了,主持人趕緊把主創人員請上台,接受大家采訪,很多觀眾都把問題問向沈夢林。

“你拍的是主旋律電影還是功夫電影?”

“我拍的是商業電影,觀眾喜歡看什麼樣的片子,我就拍什麼樣的片子。”

“可是裡麵有思想工作,還有《論-持久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