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點金聖手沈夢林(1 / 2)

《颶風營救2》是中外合拍片。

外方是歐羅巴影業。

按照協定,歐羅巴影業占據了投資大頭,出導演出主要資源,享受海外票房收益。

中方出版權+吳景,以及幾個華人龍套。

中方(幼安+中影)享有內地票房收益。

所以中影和幼安影視都對《颶風營救2》保有很高期望。

一方麵可以把這個當做中外合拍片的成功案例。

這就是功績啊。

另一方麵自然是賺錢。

影片如作為合拍片上映,片方分賬可達43%,如以進口片身份上映,片方分賬則隻有25%…

多出15%的分賬呢!

也就是說,現在《颶風營救2》是標準的自己的項目。

1月14號,《黃金甲》正式下映,累計票房2.69億,超過了《英雄》的2.5億,彆說超過《泰坦尼克號》,也彆說超過《呂俊傳》,連3億都沒達到。

這個成績…非常不理想、

不光是製作成本高,海外收益少。

關鍵是沒有拿下年度票房冠軍,甚至賀歲檔都沒有形成碾壓局。

《瘋狂的賽車》拿下1.77億。

《繡春刀2》也即將下線,但是也超過了2億。

預計下線的時候,差不多2.08億。

大家把賀歲檔前三部電影票房一對比,隻會覺得《黃金甲》這麼大投入,這麼多明星,還是張義眸拍的。

可是票房優秀也沒那麼明顯啊。

其實實際上,《黃金甲》與《繡春刀2》有著六千萬票房的差距呢。

這六千萬,足夠拍三部《瘋狂的賽車》,或者拍兩部半《繡春刀2》……

……

《黃金甲》下線,業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颶風營救2》上了,

畢竟這是吳景征戰國際的第一部動作大片。

為了賺取更多的票房,幼安和中影達成協議,共同拿出1000萬用於宣傳,誓要給2007年的電影市場開個好頭。

首映儀式在北展中心舉行…

是韓三屏堅持要搞的首映式。

為什麼?

當然是為了宣傳,為了體現中影的政績……

中影發話,群星自然捧場。

大大小小的老板、導演、明星來了上百個。

一個個的走在紅毯上招手,搞得跟電影節似的。

有的記者感歎:“搞首映禮,還得是國家隊,張維屏搞的首映禮給趕大集似的。”

“可不,張維屏不願多花錢,還想搞大場麵,不亂才怪。”

“《颶風營救2》主演是吳景吧,為什麼香港明星也來。”

“趕中影的場唄。”

“哇!成龍也來了!”

“據說成龍要和沈夢林合作拍文藝片,當然要來捧場,也顯得支持功夫後輩。”

“吳景在《神話》裡麵演過配角。”

“原來是這樣。”

其實,在眾人心中,吳景隱隱然已經有追趕成龍、李蓮潔,成為功夫巨星的影子了。

因為這兩年他的電影成績非常好。

先是2004年的《颶風營救》內地票房拿下1.6億,為內地年度票房冠軍、

歐羅巴影業和哈維-維恩斯坦分彆買下了歐美版權,據說票房幾千萬。

而去年暑假的《呂俊傳》,吳景更是開創了一種“主旋律抗戰功夫片”的流派,豪取票房3億,拿下2006年年度電影票房冠軍!

張義眸的《滿城儘帶黃金甲》都打不過。

現在是2007年1月份,吳景成為法國大片的主演,國際巨星之路,宛若康莊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