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利點點頭,“不過好日子不多了,我聽說華藝、光線也搞起了恐怖片,那幫香港人也盯上了這塊。”
恐怖片太好賺錢了。
因為和院線搞好了關係。
成本不到一百萬,十幾天拍完,拍完半個月就能上映。
上映二十天就能下線。
很快就能分錢。
比如一月份開始籌備劇組,四月份就能拿到錢。
每次他們兩家都至少能賺三百萬。
七部恐怖片已經賺了三千萬了。
可是這七部恐怖片,一共才投資多少?
都沒到六百萬。
尤其是第一部。
一共花了十萬,公司最終到賬一千多萬。
簡直是暴利。
所以華藝、光線,乃至香港導演們,肯定盯上了這一塊。
比如鄭伊麵戲拍完了,無縫去了另一個劇組《森冤》。
就是一部恐怖片。
沈夢林道:“也不用太悲觀,他們雖然下場,但是未必能搞清楚國產恐怖片賣座的邏輯……”
“嘗試多了,總能找到的。”
“所以咱們也得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和烏朝陽烏老師簽約時間是三年。三年內不但要派出好電影,還得挖掘新導演,乾得好,我們可以像對待吳景、鄧朝那樣,建立個人工作室。”
“叔就多指望你了,放心!叔會多出錢的。”
“國利叔辛苦了。”
“跟我客氣什麼。你鄧阿姨可沒少念叨,你最近不去吃飯了,等你拍完這部戲,可得去我家吃一頓。”
“好嘞。”
兩人碰杯,一起把酒乾了。
恐怖片雖然賺錢,但是原因是基數低,所以隻能細水長流的賺錢。
當然偶爾出一部大爆的恐怖片,也能狠狠地賺一筆。
但是要想賺大錢,就得整大片,不僅有高票房,還能各種擼投資人的羊毛,賺讚助商的錢。
以沈夢林的劇本質量,經常能在上映之前就能賺回成本。
……
張國利離開了,鄭伊麵離開了。
其他演員也陸續離開。
《空中營救》拍攝即將進入尾聲,主要戲份是機場過安檢的戲,以及最後的處理戲。
至於爆炸戲什麼的,那是後續特效製作的事。
沈夢林時間也多了起來,和大家有事沒事聊了起來。
吳景就在感歎:‘好萊塢太厲害了,請我去客串《木乃伊3》,讓我飾演一個將軍,據說給我的檔期一個月,你們知道給我多少片酬嗎?’
他不等眾人問,就說了:“五百萬美元,相當於四千萬人民幣。”
“這不挺好的?”沈夢林很奇怪。
你吳景不是嘚瑟的人啊。
為什麼主動說這個?
“主要是有點忐忑。人家大投資,必然意味著大產出,光演員片酬都這麼高,那製作的特效什麼的肯定也差不了,他們一部戲這麼做也就罷了,可是這樣的大製作電影一部接著一部,照這樣下去,咱們怎麼打得過?”
還挺憂國憂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