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我意料之中啊,你看有真誠特效的畫麵,有優秀的劇情,再加上比較好的宣傳營銷,破億不是什麼難事!”
“是不是說,隻要誠心打造,有個好故事,在加上好的營銷,就能取得比較高的票房?”
沈夢林沉默片刻道:‘我以前也是真覺得,但是入行這幾年,發現以前自己有點極端。’
“怎麼講?”
“電影是分類型的,比如音樂片、武俠片、犯罪片、喜劇片。這些電影除了要講好故事,還要充分考慮類型片要素。”
看郭凡沒明白,沈夢林繼續解釋:“比方說武俠片,雖然我的《繡春刀》兩部曲取得高票房,但是依舊有很多人說武俠片已經死了。我開始以為是網絡水軍在帶節奏,但是後來突然想明白了,我寫的《繡春刀》,根本不算武俠,《劍雨》隻能算半個,事實上無論是我與何屏導演,還是葉偉信等香港導演,拍出來的其實不是武俠片……,現在市麵上好多功夫片都不是武俠片。”
“《繡春刀》也不算武俠片嗎?”
“對啊,你翻遍武俠,就沒有繡春刀這麼憋屈的故事,這麼沒逼格的主角,身份這麼爛的女主角……我當時就以為我些《繡春刀》是給武俠片一個新維度,但是我錯了,我把武俠的‘俠’給弄丟了,觀眾就是喜歡少俠身負血海深仇,練武報仇,行俠仗義,救國救民,獲得江湖女俠的青睞,李蓮潔的《少林寺》各種要素都足,所以能火爆到天上……”
“沒有血海深仇,但有行俠仗義,救國救民,所以李蓮潔的黃飛鴻三部曲一部比一部宏大,也一部比一部吸引人……”
“還有《太極張三豐》、《方世玉》、《新少林五祖》、《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都帶著濃濃的俠義。”
“但是包括我在內,武俠片都是不理解武俠精髓的人在拍,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喜歡這麼“俗氣”的故事,非要整點高雅的故事,除了留點武功,武俠的要素幾乎都沒有了,武俠片不逐漸落寞才怪……”
郭凡很驚訝:‘沈導,你在吐槽你自己?’
“我這叫批評與自我批評,反思與自我反思。我最近就在反思莪的第一部武俠《繡春刀》,不懂俠隻懂武,然後給讀者添堵。《繡春刀》男女主是真的不妥當,惡心人,可惜當時所有的評論者都沒注意到這個情況,連找我茬的郭靖名都沒發現這個問題,你說武俠片能不死嗎?”
沈夢林接著道:“反正我思索許多,武俠武俠,俠才是定盤星,沒有這個,就成了男盜女娼的破爛玩意兒,沒能怒馬長歌,快意恩仇,千金一諾,國仇家恨的俠,武就沒了繼續下去的意義。”
郭凡已經理解到位了:“武俠武俠,要落在俠,否則就是動作片而已,不需要高大全,也不需要聖母白蓮,講究得是一個恩怨分明、快意恩仇,人在江湖,人就混於江湖。所以沈導寫出了《辛棄疾1160》這個劇本,就是想給武俠片探討一個新路?”
“不是新路,是重回軌道……等等,你看《辛棄疾1160》了?”
“嗯。”郭凡點頭。
“香港沒同步上映啊?你怎麼能看到?”
郭凡有點不好意思:“盜版……”
沈夢林愕然:“咱們自己的電影,你居然看盜版?”
“嘿嘿……”
郭凡笑了笑,趕緊轉移話題:“沈導,那你以後還會拍武俠片嗎?”
“那肯定會。我肯定要打造一個武俠片標杆的,武功隻追求華麗好看,但劇情要充滿俠義精神,沒有俠義,算什麼武俠片……”
就在此時,成龍導演完一個鏡頭,走了過來:“沈導,你在聊什麼?”
“我在吐槽我自己。”沈夢林直接說道。
“吐槽你自己?”
“對。”沈夢林解釋:“我分析了大哥的所有電影,然後和我的那幾部動作片作對比,發現大哥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充滿了感情,都含有行俠仗義的成分,而我卻想追求什麼‘高雅’的東西,已經違背了武俠片或者說功夫片的初衷……”
郭凡暗暗欽佩,還是沈導會說話,哪怕是吐槽自己,也會不知不覺間拍成龍的馬屁,難怪能讓成龍愉快的不耍功夫,還能拍文藝片。
這一點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學到精髓,並超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