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花大價錢買了個空殼子(1 / 2)

“嘉禾老板宣布退休,澄天幼安聯手入主嘉禾。”

“澄天攜幼安成功收購嘉禾,澄天成為內地首家上市的民營娛樂公司,幼安拿到嘉禾院線42家影院320個銀幕。”

“嘉禾院線將改名為幼安嘉禾院線。”

皺紋懷的退休發布會之後,香港媒體立刻發布消息,網媒、紙媒,還有電視媒體全都公布了這個消息,娛樂版頭條表態花樣百出,總之就是嘉禾醫助。

澄天占了七成新聞,幼安隻占了三成。

眾所周知,伍可博拿下嘉禾,也對嘉禾影庫那無數個電影版權沒興趣,他就是想借殼上市,所以他對院線根本不重視。

這樣更好,沈夢林拿下嘉禾影院,再投入一筆錢好好打理一番,足以能讓嘉禾影院煥發新生,也能讓沈夢林把手伸向產業鏈下遊。

具體模式他都想好了。

幼安影視負責負責融資、發行及院線,並派監製協調各方利益及內容品控,形成一個創作平台。

這個平台由沈夢林掌控,張曉萊負責運行。

陳祉希、張建,還有將來的導演工作室或公司負責具體工作。

效仿的就是嘉禾。

但嘉禾依靠的是成龍。

成龍離開,嘉禾就衰退,縱然是皺紋懷也無能為力。

但幼安影視的核心是沈夢林。

隻要他能繼續創造出一部又一部佳作,就能源源不斷吸收人才,寧郝、徐爭、吳景、鄧朝這些優質人才也不會輕易離開,那幼安影視就可以屹立不倒。

他有十幾年的外掛可以大力發展。

同時他也不斷讀書、實踐。

也不斷的寫劇本。

相信十幾年後,即使沒有了外掛,他依舊是優秀的創作型導演。

實話實說,嘉禾易主,真的很讓人感慨萬千。

畢竟那是幾十年的香港電影霸主,走出了李小龍、許冠文、許冠傑、成龍、洪金寳、李蓮潔這些明星。

一度還把電影打到海外上去。

和福克斯聯手打造《忍者神龜》。

在香港娛樂圈,能和嘉禾老板皺紋懷並肩而坐的隻有昔日的老板邵六叔。

向家兄弟、楊守城無論是資曆還是成就,都隻能給他當後輩。

結果風水輪流轉,嘉禾居然被內地娛樂公司收購了!

網上、媒體、圈內,全都議論紛紛,無人不感到震驚。

尤其是澄天娛樂,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

伍可博的生平也被人拿出反複提及。

關鍵老伍在發布會上說的話太提氣了:“澄天入主之後,嘉禾至少每年要拍出20部電影。”

然後香港媒體開心了,吹噓橙天娛樂,“是比肩華藝兄弟的內地兩大娛樂龍頭之一,致力於打造集影城建設、藝人經紀、劇本創作和影視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文化企業。”

看看,幼安影視和博納影業完全沒牌麵。

所有人都評論這個事件是“內地娛樂業航母拯救沒落的香港電影”。

連娛樂圈都為此震動,曾誌偉聯合梁家輝吳君如,拉來上百號香港演員,拍了一部《我愛HK開心萬歲》的大爛片,其中就有內地富豪拯救香港產業的橋段,這個內地富豪就姓伍。

但在沈夢林看來,這不過是伍可博“花大價錢買了個空殼子”。

誠然,伍可博可以通過澄天嘉禾運作上市來割韭菜。

但是澄天沒有綁定優秀電影人才,令橙天嘉禾在電影製作發行方麵絲毫不見起色。

2009年投拍的《夜·店》和《風雲2》相繼上映,前者票房慘淡,後者不功不過。

2011年宣布啟動“嘉禾經典電影係列”重拍計劃,《星語心願》、《東京攻略》、《逃學威龍》等經典影片都將被重拍。

隨後幾年的成績更是慘不忍睹,2013年橙天嘉禾電影製作發行業務收益1.29億港元,還要歸功於《無人區》取得的2.6億票房;除此之外,公司出品的其他電影多寂寂無聞,更加無法帶來收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