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這場輿論風波,《向日葵與孩子》的首播關注度非常高。
一些人懷著找事的心態,逐幀截圖,試圖找出這部綜藝和另外一部的相似之處,可看了大半天,也沒有任何成果。
這兩部綜藝,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是相反。
那邊是幾個驕縱任性的明星子女。
這邊卻是幾個柔弱可愛的福利院兒童,個個都膽怯乖巧,不敢多說話。
那些叫囂著《向日葵與孩子》抄襲的人,看到正片之後,每個人的臉都被打得生疼。
根本就不像。
他們之前說的話,像是一個又一個巴掌,響亮地打在自己臉上。
讓自己都沒臉再發言。
甚至於,他們還被這檔綜藝節目給吸引了。
現在的福利院條件雖然算不上好,但總歸是可以的吃飽穿暖的,也能正常接受義務教育。所以這些小孩,也沒有過去那些年福利院小孩的乖戾。
一個一個的,隻讓人覺得心疼。
比如,有個小朋友,今年才五歲。
被工作人員從車上抱下來之後,他看見對方的鞋子臟了,便軟軟糯糯地說:“阿姨,你的鞋鞋臟了,要洗一洗。”
工作人員低頭看了看,笑著逗他:“洗了的話,我就沒有鞋鞋穿了,你把你的鞋鞋給阿姨穿,好不好?”
小朋友歪頭,有些迷惑,認真道:“可是,我的鞋鞋小,阿姨的腳腳大,穿不上我的鞋子。”
工作人員笑:“那怎麼辦呢?”
小朋友想了想,靈機一動,道:“我知道了,阿姨可以擦一擦,不用洗。”
工作人員頓時笑彎了腰,摸了摸他的腦袋,誇讚道:“真是聰明。”
網友們看著看著,紛紛軟了心腸。
【嗚嗚嗚小朋友們好可愛啊。】
【怎麼會有人那麼心狠手辣,這麼乖巧的小寶寶也舍得丟棄。】
【我現在有點想去做慈善了,等明天早上就去我們本地的福利院,給他們捐點錢。】
【好在現在國家政策好,他們在福利院雖然沒有錢,但有專門的幼兒園和小學,不至於被人排擠,這樣也很好。】
【可我還是好心疼啊,他們雖然很乖巧很懂事,但眼睛裡是有陌生戒備的,這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這是肯定的,小朋友們的經曆太苦了,不像在父母懷裡長大的小寶貝,肯定沒有親近人。】
【這已經很好很好了,如果是我作為一個孤兒,我可能會成為反社會人格。】
【唉,我明天也去福利院一趟,送點東西吧。】
【我也去。】
【+1】
一時之間,彈幕上充滿了要去福利院做慈善的評論。
這些評論,被人截圖發到了其他的社交平台,被網友們譽為“最正能量的綜藝節目”。
可是南中視頻不能截取動圖。
一些網友們看到後,都有些心癢難耐。
【就沒有一個正常的截圖或者視頻嗎?全是一張一張的圖片,我看的不爽。】、
【南中文化那麼會不會營銷,沒有短視頻發酵,你們丟失了好大的市場。】
【對啊,你們聰明一點,快給我看一看,勾引一下我。】
【我想知道那個小孩說了什麼,為什麼鐘意笑得那麼高興。】
【何止,你們沒看林影帝嗎?冰山帥哥,現在笑的也跟個驢差不多。】
【姐妹們繼續堅持吧,我妥協了,我去下載南中視頻了,】
【我不管,我要看冰山變驢。】
但對於這些言論,南中文化毫不在意。
唯有許柚看著後台不斷上漲的下載和注冊量,眼睛要笑到彎起來。
她真的是要感謝那些找事的人,若不是他們,她還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和契機來炒作。
而現在,她已經名利雙收了。
笑死。
那些人看到,怕是要氣死了。
而且,自從正片播出後,那些說南中文化抄襲的人,頓時沒有了蹤影。
節目嘉賓的粉絲、南中文化的粉絲、許柚的粉絲,紛紛下場嘲諷。
【笑死了,說向日葵與孩子抄襲外國綜藝的人呢?是臉被打爛了,沒臉出來見人了嗎?】
【向日葵的節目立意比那部破綜藝高了一萬倍不止,咱也不知道哪些人是怎麼說出這種屁話的。】
【登月碰瓷。】
【難怪南中文化這麼強硬,脾氣那麼暴躁,可不得爆炸嗎?好好地綜藝節目,被人和一檔國外的流綜藝聯係到一體,這也太惡心了。】
【那群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貨色,是一點也不願意看到國內有正經綜藝,非要把人打死是吧。】
【吐了,他們永遠隻配看那些流節目。】
【許柚就是最吊的,碰瓷的guna!】
【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