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兒頻道。
動畫片《少年戰神》正在播出。
“嘖嘖。”
“這是司徒氏的動畫片嗎?”
“特效真不錯啊。”
“現在的動畫片,比我們那時候的特效好多了!”
“是啊。”
“不過總感覺,沒有我們兒時的動畫片走心。”
“感覺是那種很俗套的幼稚。”
“還好吧。”
“我覺得很有意思呢。”
成年人看動畫片,和小孩子眼中的動畫片似乎不太一樣。
不久後。
第一頻道又出了個動畫片。
這次是神話題材叫做《洪荒前傳》。
“誒?”
“洪荒的動畫?”
“前傳?”
“這個有意思!”
“孩子,你喜歡不?”
“喜歡!”
“喜歡就好。”
“爸爸也喜歡。”
“媽媽從小就是看著洪荒長大的。”
“洪荒好看嗎?”
“天下第二好看。”
“那天下第一呢?”
“西遊記。”
洪荒出了個動畫片,讓家長感到驚喜。
沒有選擇照著原著做,而是做出了一個前傳來。
劇情設置很有趣。
很多對洪荒有感情的家長們都無比喜愛。
哪怕第一次接觸洪荒的孩子,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
第二少兒頻道。
林淵津津有味的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還邀請家人一起看:“這是我朋友導演的作品!”
汪汪汪。
南極不知何時起湊了過來,趴在林淵右側。
姐姐過來一屁股擠走南極,自己坐林淵身邊。
南極隻能來到左邊。
大瑤瑤突然跑了過來。
南極看到大瑤瑤乾脆縮到了沙發角落,識相的讓開了位置。
老媽正在做飯,看到兄弟姐妹三人湊一起看動畫片,就忍不住在笑。
兒女都多大歲數了還能湊一起看動畫片:
“把聲音調大點!”
“媽媽這邊先做晚飯。”
“回頭一起看。”
“好看嗎?”
“好看。”
“我是說畫兒。”
“這是影子畫的嗎?”
“水墨畫的功底太強了!”
“劇情我感覺也還可以啊。”
“給小孩子看的,有點太幼稚了。”
“姐姐沒有童心。”
兄弟姐妹幾人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電視上播出的《小蝌蚪找媽媽》。
……
十五分鐘後。
輪到《藍貓淘氣三千問》播出了。
一集。
兩集。
三集。
某戶人家。
小朋友手舞足蹈:
“貓大哥!”
“藍貓菲菲是好朋友。”
“淘氣是老鼠。”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
“乖兒子,學會了嗎?”
“學會了!”
小朋友大聲的回答。
父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動畫不錯,雖然劇情很幼稚,但目的是給孩子們學知識。
難怪叫“藍貓淘氣三千問”。
原來每一集,都會教孩子一個知識點。
……
再然後。
輪到《葫蘆娃》播出。
“金剛的葫蘆娃娃本領大!”
“我是你爺爺啊!”
“呔!”
“你這小妖精!”
“看打!”
“妖精快放了我爺爺!”
“不然我將你的洞府砸個稀巴爛!”
電視前。
孩子看的滿麵紅光心潮澎湃。
這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對最低齡的動畫不感興趣,卻對葫蘆娃有著彆樣的熱情!
……
葫蘆娃之後。
可愛的《海綿寶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