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淵最後決定為魚王朝每個人都製作一張專輯。
當然不是現在。
這事兒得徐徐圖之。
哪怕夏繁的這張專輯也不是立刻就能做的。
林淵得先好好考慮哪些作品適合對方的演唱風格。
而在接下來幾天。
和林淵想象的一樣。
哈利波特係列改編的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一路飆升熱度極高!
其觀影盛況幾乎與羨魚之前的《功夫》如出一轍!
這就是ip的力量!
光是全球無數哈迷可以貢獻的票房,就已經非常可觀!
更彆說觀影門檻很低——
電影對於沒看過的觀眾同樣友好。
絕對不會出現那種沒看過,就get不到劇情的情況。
與此同時。
星芒娛樂正式著手拍攝《哈利波特與密室》,劇本同樣是羨魚創作。
因為哈利波特係列的故事中,每一部主角都會長大一歲,林淵喜歡追求故事的真實感,所以也會儘量跟著片中小演員的年齡增長進行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
哈利波特係列第一部的電影導演是杜岸。
杜岸早期是星芒娛樂花費重金從齊洲挖過來的,以前是鐵杆的導演核心製支持者。
直到林淵和杜岸進行合作,拍攝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那是杜岸人生中第一次放下核心導演的權力和架子,按照羨魚的想法和思路進行電影拍攝。
結果那部電影大獲成功。
或許是那次成功讓杜岸動搖了。
當公司傳出要拍攝《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電影消息後,他竟然自告奮勇要當導演。
儘管他明知道接手這部電影就意味著自己要繼續聽羨魚指揮。
事實證明杜岸的選擇沒錯:
自己和羨魚的第二次合作再次取得巨大成功!
這也終於讓杜岸徹底完成了思想上的某種轉變!
其實無論導演核心製度還是編劇核心製度都一樣,編劇和導演無論想法有多少偏差,歸根結底都是希望電影可以有更好的呈現。
既然如此何必拘泥於形式?
誰的想法更好,就采用誰的想法嘛。
羨魚的想法比自己更好,那聽羨魚的有何不可?
況且羨魚也不是強勢的性格。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如果對方覺得自己的想法更好,也會虛心接受自己的建議。
這就足夠了。
自己作為劇組二號人物,同樣有不小的用武之地。
倒是影視圈某些導演核心製忠實擁躉對杜岸的“叛變”頗有微詞,他們私下裡說:
“杜岸墮落了!”
“他現在就是羨魚的工具人!”
“星芒那個易成功也是,《功夫》完全是照著羨魚的想法拍攝。”
“導演的創造力何在?”
“最懂技術的還得是我們這些導演!”
說吧!
杜岸表示勞資不在乎!
跟著羨魚輕鬆躺贏不香嗎?
為了繼續輕鬆躺贏他已經接下了《哈利波特與密室》的導筒,想要再接再厲,甚至準備一個人包攬該係列所有電影的拍攝!
因為哈利波特係列電影是一座金山!
電影大獲成功之後,雖然大部分功勞都屬於羨魚,但沒人會忘記他杜岸做出的貢獻!
事實上。
杜岸會躺平還有一個關鍵性原因:
現在的星芒已經正式完成了影視業務的拓展。
公司的電影部除了杜岸以及很早就跟著羨魚混的易成功之外,還吸引了相當一批水平相當不錯的導演和編劇,並時不時有新的影視作品產出,且目前取得的成績還不錯。
這是當然的。
作為一家成熟的娛樂公司,星芒再怎麼依賴羨魚,也不可能把公司電影業務發展的重擔完全壓在羨魚一個人身上。
更何況現在藍星大合並。
各大洲瘋狂內卷,星芒這種大公司也卷的厲害。
杜岸擔心自己如果不抱上羨魚的大腿,還真有可能被同公司其他實力導演給卷飛了。
畢竟他是藍星影視榜第108名的導演。
如果不抓住羨魚的電影,恐怕連衝擊前一百都有些吃力。
……
在很多林淵看不見的地方,他早已悄無聲息的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杜岸隻是其中之一。
林淵的存在甚至影響了資本圈的某些格局。
而受林淵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博客和部落這兩個藍星著名社交平台。
前者是正麵性的;
後者則完全是負麵性的。
彆忘了早期的部落有多麼強大。
藍星大合並前期,部落一度成為全球用戶最多的社交平台,吸引各大合並洲的明星紛紛加盟!
當時同為大型社交平台的博客,完全被部落壓著打!
誰知在部落最為如日中天的時候,竟然爆發出了著名的“影子事件”!
沒錯。
媒體把那次衝突命名為“影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