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蚮
“賺翻了!”
“這些曲子湊一湊都快夠他再開個音樂會了!”
“還沒有結束!”
“繼續!”
“鼓掌!”
“都特麼給我鼓掌!”
“今天的返場表演爭取榨乾他!”
榨乾當然是不存在的,俗話說事不過三。
返場表演有三次就夠了,再多林淵也會覺得疲憊。
因此。
在如海浪般的掌聲中,林淵還是提前做了約定:“接下來是最後一首,我們換一個樂器玩玩。”
說著,林淵找來一把古典吉他。
羨魚會玩各種各樣的樂器,這點大家都知道。
很多樂器羨魚都有代表作。
比如鋼琴,有《月光奏鳴曲》、《致愛麗絲》、《夢中的婚禮》之類。
比如小提琴,有《流浪者之歌》和今天的《梁祝》。
比如薩克斯,之前沒有,現在有了,就是今天的《回家》。
再比如古箏,有《十麵埋伏》這樣的超級大作。
還有他為二胡創作的《賽馬》以及《二泉映月》等等。
可在種種樂器中,竟然少了吉他。
明明吉他也是大眾樂器,基本流行歌都會用到。
因此。
林淵打算把吉他的代表作補上。
“這首曲子叫《愛的羅曼史》,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言罷。
演奏開始。
這首曲子在地球廣為流傳,是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吉他曲中的不朽之作!
凡地球學吉他者,幾乎都繞不開的作品!
林淵的手指在滑動。
這是典型的單三部曲式,中板、34拍。
由一個主和弦開始,下行音階式的旋律緩緩進行。
第四小節。
以主和弦的構成音上升一個八度。
第一個高潮來臨!
旋律之間,林淵的手指在下行音階來回移動,仿佛探索著什麼。
伴奏。
和聲。
充滿華彩。
扣人心弦。
曲子最後。
情緒趨於平靜。
恍如被輕風吹動的湖水,泛起陣陣漣漪,緩緩地移向遠方。
優美純樸的旋律,與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為一體,充滿了入水的溫柔——
樂曲就在這樣寧靜的氣氛中結束。
而和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掌聲沒那麼激烈了。
不過這絕不意味著大家不喜歡。
恰恰相反。
正因為喜歡,觀眾才不願打破這最後一首曲子的意境。
連掌聲都帶著愛的克製。
“最後一首了啊。”
“該知足了,連加了三場返場表演,用的還都是新作品,質量之優秀絲毫不弱於之前的幾場正式表演,全世界找不出比這更有誠意的返場表演了。”
“從今天起,羨魚是我最愛的音樂人。”
“給我買明天的音樂會門票!”
“什麼工作?”
“工作可以延遲,音樂會可不會等我!”
“不是說明天羨魚會帶來交響樂麼?”
“我現在已經迫不及待了!”
“原來這就是成為彆人粉絲的感覺嗎?”
“羨魚,就是音樂之神!”
……
有人竊竊私語。
有人神情回味。
林淵則是正式的鞠躬退場。
這一次,掌聲恢複熱烈,而且是以全體起立的形式目送他先行離開!
後排。
曲爹們也情不自禁的起身。
“他值得尊敬。”
“當代最年輕同時也是最優秀的音樂家之一。”
“有意思的是,就在剛剛,他在吉他領域也有了一首代表作。”
“是啊,好一首《愛的羅曼史》。”
“無論他拿出什麼樂器表演,我好像都不會意外。”
“不過他最厲害的果然還是鋼琴吧。”
“所以,最頂級的曲爹,都有一項極為擅長的樂器?”
“羨魚是鋼琴,楊鐘明就是小提琴?”
“如果我沒記錯,阿比蓋爾的薩克斯吹的極好。”
“期待明天吧。”
“我有預感,也許明天才是主菜上桌的時刻!”
觀眾在討論。
曲爹在討論。
林淵退場後。
主持人登台也安排金色大廳的觀眾們退場。
工作人員有序的開門帶路。
然而。
當觀眾和曲爹們走出金色大廳,門外已經圍滿了來自藍星各洲的媒體!
劈裡啪啦中。
閃光燈接二連三的響起!
“請問您如何評價羨魚老師的這場音樂會!?”
迫不及待的記者,問出迫不及待,且絲毫不出人預料的問題。
這一刻。
曲爹們麵麵相覷。
觀眾們會心一笑。
如何回答,已經心中有數。
“今天的金色大廳,因為羨魚的音樂而熠熠生輝;而今晚的星空,也因為羨魚的音樂而璀璨奪目。”
“他是藝術的化身。”
“他就是音樂之神。”
“在我心中,他比偉大更偉大。”
“……”
記者采訪著采訪著,忽然覺得不對勁。
確切說是很不對勁!
這幫人,在裡麵喝假酒了麼?
怎麼聽完音樂會,一個個就像是變成了羨魚的狂信徒一樣?
隱約之間。
在場的某個老牌記者忽然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
記得當年羨魚開完演唱會,觀眾似乎也有過類似的反應。
那一次甚至有很多人暈倒,被救護車帶走。
這次沒有一個人暈倒。
可這幫人的表現感覺比有人暈倒還要誇張……
羨魚要被他們吹上天了!
什麼叫“音樂之神”?
什麼叫“他比偉大更偉大”?
五毛黨都不敢這麼說話!
更彆說這幫人,不乏各領域的頂尖人物。
像是全球知名富豪,娛樂圈的頂級明星,中洲上流社會的老貴族等等應有儘有!
更讓這名老記者感到異樣的是。
除了普通的觀眾外,那些曲爹的采訪發言,似乎也透著不對勁。
“要承認人是有差距的。”
“曲爹和曲爹,差距可以如同天塹。”
“在他的麵前,我感覺自己像個剛剛開始學習音樂的學生。”
“想到明天的交響樂,我激動的睡不著,不知道羨魚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奇跡。”
好嘛。
人均魚吹?
職業選手都不例外?
……
好在楊鐘明等大佬還算正常。
麵對記者的采訪,楊鐘明笑著開口道:
“這場音樂會,無論多少年後再回顧依然會讓人動容。”
阿比蓋爾則說道:
“我看到一個天才在舞台上儘情的撒野,才華可以任性到隨意揮霍,你永遠看不清這個年輕人的極限。”
鄭晶更乾脆:
“我們是一群聽了今天音樂會之後,對他的交響樂抱有無限期待的一幫瘋子,隻等著明天看他能不能帶著這些人真正的瘋狂一把。”
是的。
今天是瘋狂的;
不過更多人期待著明天,能否更加的瘋狂。
當然。
長夜漫漫。
且不說明日如何,光是今晚的驚喜,就已經足夠全世界慢慢的消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