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陣營結成後,就開始了明爭暗鬥。
俞彤就這麼被頂了上去。
她心儀皇帝,很多時候,都是在皇帝的示意和鼓勵下出手。將軍府中多是心性簡單的習武之人,哪懂那麼多彎彎繞繞,所以俞彤並沒有多少心機。於是在整頓後宮和幫皇帝做事時,俞彤的手法一般都偏向簡單直接。
後宮風波一向不斷,在一次次明槍暗箭的爭鬥後,漸漸的,俞彤這個貴妃,口碑也從“恃寵而驕”漸漸變成了“驕橫無禮”。
俞彤恩寵不斷,卻久久不孕。
皇帝卻說:“要孩子做什麼?登不上龍椅的孩子,焉有將來?”
俞彤心驚,第一次開始深思這事。
“就是朕做了皇帝,也一樣是被擺布的棋子罷了。”
皇帝眼中的光過於黯淡。
他告訴俞彤,他心有抱負,卻苦於無施展之處。尤其是老族當頭,讓他的一係列新政都沒法推行,讓他空有皇帝之名,可朝堂上卻還要看那些老臣臉色。他不甘心做這樣的傀儡皇帝。
那段時間,皇帝很低迷。
俞彤心疼,自然想要分憂。
“彤兒,幫我鬥垮皇後!把後宮大權奪過來!”皇帝拉著她的手,鄭重道。
“皇後倒了,你就是皇後,咱們的孩子才有將來!”
“朕的抱負才能實現!”
“將軍府也能實現最高的榮耀!”
“從此之後,咱們才是真正無人管束,不用看人眼色的神仙眷侶。等你生上三五個兒子,讓那些聒噪臣子閉嘴後,朕就遣散了後宮,我與彤兒,一生一世一雙人。”
愛人的嘴,用美好的承諾給編織了一個華麗麗的情網。
俞彤願意為他試一試。
從那之後,皇帝指哪兒,俞彤打哪兒。
鬥鬥鬥!
皇後沒過多久就敗了。
皇後因謀害皇子罪被廢,還牽連到了陳家。
皇後一倒,軒然大波也就起來了。
皇後一脈的,皇後身後的,老族裡觀望的和原本中立的,都站了出來。
貴妃被萬夫所指。
一道道進諫飛入朝堂。
一個個證人帶著指控和證據表示要狀告貴妃。
往日簡單直接的手段留下不少隱患,此刻終成禍端,俞彤身上一下背負了太多罪名。
“妖妃”——成了俞彤的代名詞。
而此時俞彤突然發現,她的身上還多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
許多與她原本毫無關聯之事也全都算在了她頭上。
比如:某位宮妃得病暴斃;某位宮妃的小產;某些宮女的離奇死亡;甚至還有她在宮中收受大筆銀錢借寵行私……
都不是她做的!
她家族正派,她自認做事有底線,雖然橫衝直撞,但從未害及人命。就是對待皇後,她也是帶著歉意去做,並沒趕儘殺絕。
可現在傳得煞有其事,繪聲繪色,不但有前因後果的指控,還有不少看似確鑿的證據。她知道有人在暗算和栽贓她。
那個人,一早就在盯著她,才有可能一口氣羅列到這麼多的證據,一出手就到這個程度。
可她發現也無濟於事。
輿論已經起來,朝堂上已經沸了。就連民間,也多了太多關於她坑害後妃和宮人,掀風搞雨的故事。她成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成了茶館裡說書的口中的暗諷人物,還有人私刻關於她作惡的畫本偷偷流傳。
那傳播速度叫人咋舌。
沒幾天功夫,她就成了妲己般人人唾罵的存在。
百官和百姓都在請求要治她罪。
皇帝也頂不住壓力了。
她被拘禁了。
在那期間,朝廷專人開始審查貴妃種種罪名……情況越來越糟糕。
俞彤覺得冤枉,隻能求助家族。
其實哪用她說,她的父兄都在為她奔走,可麵對一項項鐵證,收效甚微。同時因為輿情爆發,還影響到了他們忠武將軍府的名聲。
她父兄進宮,請求皇帝定要好好徹查。
然而,結果卻是:她父兄因為“頂撞皇上,要求皇上徇私,一言不合就辱罵皇權,還向皇帝動手”的罪名,直接下了天牢。
皇帝身邊何公公,幾個禦前侍衛是人證,養心殿地上刻有俞字的將軍府匕首是物證。
看著皇帝染紅包紮的手臂,滿朝文武再無為俞家求情之人。
忤逆聖上,傷害龍體,褻瀆皇權,徇私舞弊,全都是大罪。
至此,俞彤哪裡還不明白?
她的父兄是大忠臣,是老實人,就算把砍刀架他們脖子上,他們也絕對不會跟皇帝動手,他們被暗算了。
是皇帝。
謀害她的是皇帝,推波助瀾的是皇帝,現在暗算家人的還是皇帝!之前的許諾全都成了笑話,慘烈的現狀才是目的!
俞彤不明白,不甘心。
她求見皇帝,不被允許。
她跪在院中,不吃不喝,可直到暈厥,還是見不上皇帝。
她那時才發現,和她恩愛多年,朝夕相處的男人是何等冷漠。
然而,糟糕的事還沒完。
俞大將軍,她的祖父,知道京中出事,匆匆從邊關返回。
然而等著他的,又是一道冷冰冰的枷鎖。
理由冠冕堂皇:未經允許和傳召,拋下部眾,擅離職守,置邊關將士和百姓於不顧,罪同叛國。
與此同時,邊關傳來消息,因他突然離開,北線遭遇蠻族偷襲,死傷千人。
再一次的,縱是俞家軍功盛極,卻也難抵眼下罪孽。
俞將軍懵了。
他分明請了皇帝的手諭,是皇帝允許他回京,他才安置好部下離開的。而且,他是半夜離營,軍中都沒多少人知曉,蠻族又怎會知?
他頓時醒悟,是皇帝擺了他們家一道。
不是孫女作惡,也不是兒孫莽撞,而是皇帝眼裡容不下他們了!
果然,皇帝第一時間卸了他的兵權,派了一眾近年上升極快的親信,第一時間前往邊境接過兵權。
忠武將軍府封號被奪,在被徹查期間,竟然還搜到了他們通敵的書信。種種證據指向,他們為了長保榮華,與蠻族常年多有合作。
滿朝嘩然。
短短幾日,將軍府就倒了。
全家上下全都鋃鐺入獄。
皇帝手段淩厲,在眾人沒反應過來之前,又借題發揮,打落了往日與俞家交好的幾個家族。
有了兵權在手,皇帝腰板一下硬了起來。
對待幾位顧命大臣,也態度大變。
俞家成了皇帝殺雞儆猴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