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吧,丘濬這位閣老想要修《本草》,朱祐樘也下令讓修,他們能有什麼辦法,隻能給錢了事。
賞賜給完了,還得印,印就印吧,又不是沒印過,像丘閣老的鴻篇巨著《大學衍義補》不也印了嗎?
至於印出來有多少人會買、有多少人能看完,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也隻是費些木材和紙張,隨陛下高興就好。
這次重修《本草》,大家也覺得估摸著就是朝廷貼錢印一批,朝廷存幾本、太醫院放幾本,剩下的頂多隻有那些個醫者感興趣。
隻是這書是翰林院主修的,許多醫者說不準也不太認可!
所以吧,一準賠錢!
最近戶部忙著年底做最後的財政總結,大夥每天忙得連軸轉,也沒注意到外頭鋪天蓋地的《大明本草》宣傳。
現在文哥兒把訂購總額拿過來一看,他們才赫然發現,《大明本草》居然一躍成為京師暢銷書!
什麼時候這麼多人對《本草》感興趣了?
文哥兒很快被領去見戶部尚書。
說來也巧,戶部尚書今年正好換成了文哥兒的會試座師周經,四舍五入也算老熟人來著。
得知文哥兒跑過來要找人對接,周經一臉複雜地看著眼前這個自己親自挑出來的小會元。
文哥兒看到熟悉的前輩,二話不說就上去喊了聲“恩師”,並且十分熟練地跟人周經執弟子禮。
畢竟他可是從小有四個老師的人,可不就特彆熟練嗎?
隻要膽子大,恩師遍天下!
看看人家孔聖人,一字之師都算師!
隻能說得虧文哥兒不知道明代讀書人還有人自稱所謂的“私淑門生”“未麵門生”——就那種“雖然我沒見過你的麵更沒聽過你的課但我仰慕你的學問和品行,在我心裡你就是我老師了”的無恥說法,否則他還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好歹現在喊的都是名正言順的“恩師”來著(就是數量有點多)。
周經:“............
行吧,有個三元及第的學生也是很長臉的事。
知曉現在印出來的《大明本草》都賣完了,還要抓緊時間繼續印,周經沉吟片刻,指派一個穩重可靠的戶部屬官去跟進此事。
《大明本草》一套有三十冊,價錢可不便宜,要是當真能賣出點名堂來,這錢肯定是要歸入國庫的!
雖然這點錢放在整個大明不算什麼,可對於每年搞預算都覺得緊巴巴的戶部來說也算是一筆意外進賬。
有比沒有好!
誰都不會喜歡乾倒貼錢的事吧?
結果周經傍晚回到家,就發現他妻子拿了套《大明本草》出來給他看,說這東西大家都在買,她也命人弄了一套回來,想問問他要不要多買幾套作為年禮送人。
她平日裡忙著主持中饋,沒讀過太多的書,不過拿出一本來翻了翻,也覺愛不釋手,所以準備把這套留下來自己看。
周夫人覺得外頭說得一點都沒錯,每個人都該懂點醫理。至少吧,拿到方子後能知曉大夫開的藥是做什麼用的,對症不對症,毒性大不大,要不然被庸醫耽誤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她還想買一套送回娘家來著,畢竟她家中雙親都已經上了年紀,放一套在家裡沒事可以翻著解悶。
人家這圖畫得多詳實細致,彆的書根本比不上!
聽說第一批現貨已經賣完了,要買隻能下定金去預定。要是周經還需要送彆人的話,她就一並去訂購了。
聽完妻子講述購書心路曆程的周經:?????
掏錢為大明充實國庫的人竟是我自己!
最初的驚訝過去後,周經便發現這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事——
尋常百姓哪怕是看了這些廣告語心動了,看到價格恐怕也舍不得花這麼多錢買這麼一套《本草》。
畢竟對大夥來說過年走人情的花銷已經很不少了,年關難過啊!
年輕些的讀書人呢,還沒到賺錢和花錢的年紀,就算有心想買一套來收藏,手頭也沒那麼多閒錢。
所以會買《大明本草》的,恰好就是他們這些朝官的家眷。
反正最終為此慷慨解囊的要麼是他們的母親妻子,要麼是他們的兒孫。
還有那些不差錢的豪商巨賈見這書賣得這麼好,說不準也會批量采購一些來當年禮。
要知道這些家夥素來最會鑽營。
看來各家今年在眾多富賈眼中有多少分量,可以用收到多少套《大明本草》來衡量了!
周經這麼一琢磨,終於寬心了不少。
花這個錢的想必不止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