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這玩意,明朝自然還沒有。不過對於萬物皆可裝進泡菜壇子來說的勞動人民來說,既然蘿卜、芹菜、蒜頭、黃瓜、竹筍等等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都能塞進去,多往裡頭塞點辣椒也不是什麼難事。
文哥兒家裡就泡著一壇子,平時做菜取一點來用,隻要不直接把泡椒都給嚼了便不會太辣,就算是不太能吃辣的人也能嘗幾口過過嘴癮。
既然跟朱厚照他們提起了泡椒雞爪,文哥兒出了丘家便去尋相熟的店家,托對方幫忙留點雞爪給他,自己明天一早讓人來取。
雞爪的食用曆史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就曾經這麼舉例“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蹠數千而後足”,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會像齊王吃雞那樣,要吃上幾千隻雞爪才滿足!
看看,堂堂一國之君,居然沉迷雞爪到《呂氏春秋》拿來當典型例子!
後世有些讀書人酷愛古籍累積寫作素材,從中摘錄出許多自己十分欣賞的好詞好句好段分門彆類歸納起來整理成集,便會把這樣的文集叫做《雞蹠集》。
文哥兒有次看到本《雞蹠集》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思,準備自己回頭也搞一本,像他這樣的善學者就應該啃數千隻雞爪!
泡椒雞爪和檸檬雞爪都清爽可口,蒜香雞爪也挺不錯,哧溜!
至於人家齊王吃的其實是雞爪中間那塊“掌中寶”,那就不用多提了,反正都是雞腳的一部分,何必分得太清楚!
文哥兒麻溜揣了堆材料回家,叮囑他們家掌廚老何明兒去取雞爪,幫忙鹵一下!
老何欣然答應,並問要不要脫骨。
文哥兒便讓他一半脫一半不脫,因為有些人喜歡自己啃的口感,有些人喜歡入口即化的口感,得做好兩手準備。
“好勒!”
老何欣然應下。他還給文哥兒感慨了一番,說若是在廣東還有一種口味辛辣的沙薑,特彆適合拿來鹵雞爪,可惜京師好像沒有。
文哥兒道:“等我以後去了廣東,一定找來嘗嘗看!”
老何道:“離得那麼遠,光是過去興許就得走兩三個月,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去。”
文哥兒年紀到底還不大,對許多事總有著莫名其妙的信心,比如覺得自己總有一天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怎麼玩耍就怎麼玩耍,天底下所有快活事他將來都能儘情享用。他和老何討論半天,決定做泡椒雞爪和檸檬雞爪兩種口味,爭取讓大夥都能嘗嘗。
老何忙碌了兩日,可算是幫文哥兒把雞爪全鹵好了。
文哥兒拿給親朋好友嘗了嘗,又揣了點去東宮給朱厚照和他兩個弟弟妹妹啃一啃,算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他雖然愛偷懶摸魚,卻從來不會對小孩子食言。
朱厚照他們本來有點掙紮,覺得啃雞爪很是不雅,還是文哥兒給他們引經據典一番,告訴他們這是一盤承載了千年文化的雞爪,他們才毅然拿起來開啃。
傍晚朱祐樘這個當爹的自然又被三個孩子科普了一番,說雞爪這一美味有千年文化傳統,呂不韋召集門客編《呂氏春秋》的時候都號召大夥搞學問要像齊王啃雞爪一樣愛得深沉!
朱祐樘忍不住糾正道:“雞蹠指的是雞腳掌。”人家齊王要是拿著幾千隻雞爪啃,指不定一輩子都耗在上頭了!
朱小二疑惑地道:“雞腳掌和雞爪有什麼不同?”
朱祐樘一琢磨,好像確實沒什麼不同,區彆隻在於是一整隻啃還是隻取雞腳掌上一小塊鮮美彈牙的肉。
朱祐樘便沒再糾正,還在三個孩子期待的目光中……啃起了檸檬雞爪。
他不習慣吃辣,這酸香可口的口味倒是挺對他胃口。
至少開胃效果很不錯。
張皇後本來想堅定拒絕的,可瞧見三個孩子熱情地捧到自己麵前,而朱祐樘這個嘗過鮮的人又滿口誇讚,便也拿了一塊無骨雞爪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