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第 429 章(1 / 2)

戲明 春溪笛曉 6472 字 7個月前

這味道其實也隻有揭蓋時比較衝,聞久了其實還挺好聞。

楊一清小時候隨他父親在廣東住過好些年,酸筍正好是兩廣地區流行的吃食,如今見了倒是頗有些懷念。

楊一清接過酸筍壇子,遞給胡氏讓她拿去廚下放好,自己坐下與文哥兒聊起少年時在廣東的經曆。聽說楊一清曾在廣東化州待過好些年,又隨父親在湖南巴陵住過幾年,文哥兒隻覺羨慕得不得了。

若是算上老家雲南,楊一清是貨真價實的擁有好多個故鄉啊!

文哥兒不免要問起楊一清都嘗過什麼地方特色美食,能不能給他露上一手。

楊一清道:“既然是地方特色,離得遠了哪裡吃得上?”

文哥兒聽後頗為遺憾,是這個道理沒錯,離了當地的水土和氣候,很多吃食就沒那個味道了。

好在楊一清也沒讓他太失望,還是取了包化州老鄉送的化橘紅給文哥兒泡茶喝,說這東西是嶺南風物,那邊瘴氣濃重,常居其間容易生病,常年熬製茶水湯藥驅邪避瘴,像這化橘紅便有止咳化痰之效,算是化州一大特產。

楊一清笑著說道:“我在陝西有段時間咳嗽不止,有人給我捎了一包土產過來,我連喝了好幾天便好些了。”

文哥兒聽說還有如此奇效,自是積極地跟著喝了幾口煮出來的茶水。

這時王九思他們也到了。

作為陝西讀書人,他們見了楊一清都先喊了聲“恩師”。

楊一清道:“不必如此拘禮,我如今也不是陝西督學了,都自在些就好。”

人楊一清也就說句客氣話,文哥兒卻是會當真的,二話不說就把王九思他們喊去占領楊家廚房,捋起袖子忙活起來。

想想王九思他們在家是個沒碰過菜刀的小少爺,自從被文哥兒拉進新社這個活動經費不怎麼充足的年輕人團體,逐漸也就習慣了每次聚餐都得自己動手的光榮傳統。

徐經這個江陰巨富加入新社後倒是提出過要為大夥提供活動經費,可惜被文哥兒堅定地拒絕了,並且要求徐經在不差遣仆從的情況下全麵掌握燒火技能。

徐經從未見過如此離譜的要求。

不過燒著燒著也就習慣了。

如今徐經已經被文哥兒訓練到每次需要集體下廚就積極占據燒火位,爐火純青地為大夥掌控火候。

胡氏見這群年輕人忙得熱火朝天,根本沒自己可以插手的地方,隻好把廚房讓給客人們,自己去招待隨著家中男人過來拜訪楊家的女眷。

師弟楊一清喬遷新居,李東陽這個當師兄的自然會過來熱鬨熱鬨,他與楊一清少年時都是被人以神童出身舉薦到翰林院讀書的,兩人相交多年,情誼比旁人要深厚許多。

李東陽倚著楊一清感慨:“你可算是回京師來了,平時我一封信送去陝西,都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能收到,更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能回信。如今我們師兄弟間有什麼想說的,走幾步路就能找到人!”

楊一清也是個善談的,他與李東陽少年時便酷愛湊到一起指點江山,兩人寫的文章可都是極有名的。他笑道:“都說遠香近臭,說不準我以後天天在你麵前晃悠,你就開始嫌我煩了。”

一群人正隨意地閒談著,飯菜的香味就飄了出來,叫大夥都覺得有點餓了。隨著飯菜陸續上桌,楊一清不由親自去尋文哥兒他們,讓他們彆忙活了,也坐下來一起吃。

結果他才剛走到廚房門口,霸道的酸筍味就從裡頭飄了出來……

文哥兒正把酸筍放進鍋裡爆炒,嫩黃的筍片間點綴著紅豔豔的辣椒,看起來可謂是色香味俱全。考慮到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他沒有直接把酸筍放進米粉裡,而是盛起來讓大夥自己按個人口味添加。

彆看他年紀不大,做起菜來卻很有一手,連楊一清看了都頗覺稀奇。

楊一清邊招呼他們去坐下吃飯邊朝文哥兒笑道:“看來你小子不僅會吃還會做。”

文哥兒道:“誰不會幾個拿手菜啊?三先生都會!”

文哥兒是在李東陽他們這堆最愛搞聚會的人之間長大的,早把李東陽他們的絕活都學了個七七八八,誰家有什麼拿手好菜更是門兒清。

一群人熱熱鬨鬨地在楊家吃了頓喬遷飯,文哥兒親自炒的酸筍大受好評,都覺得酸香爽口特彆下飯,他們能就著這盤酸筍吃個三大碗米粉!

當然,來的人多了,其他菜也沒留下多少,最後基本看不到什麼剩菜。

李東陽還喝了個大醉,被人扶著送回家去。

楊一清喝得沒李東陽多,但也有幾分醉意,客人散去後便獨自坐在那兒喝茶醒酒。胡氏見了,端了些點心過來給楊一清送茶,嘴裡說道:“你少喝點濃茶,喝也得吃點茶點墊著。”

楊一清聞言點點頭,伸手拍拍胡氏的手背說道:“辛苦你了。”

胡氏笑了起來:“有什麼辛苦的。”

她嫁到楊家沒幾年,身上就有了誥命,丈夫四十出頭就是正四品官,與閣臣乃是同門師兄弟,誰見了她都得給幾分笑臉。她在家裡不用侍奉公婆,什麼都能自己做主,日子輕鬆得很。

唯一不太如意的可能就是子嗣問題,楊一清的身體情況要不了孩子。不過子嗣什麼的也不是非要她自己生不可,丈夫都說了,兄弟家中的孩子她可以挑看著順眼的過繼過來。

胡氏對這樣的生活是極滿意的。

另一邊,文哥兒在人楊一清家霍霍了半天,還揣了包化橘紅去找老丘,說這可是廣東特產,說不準能叫老丘喝出家鄉的味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